小母牛翻跟头
阿斐诗11首
酒肉之徒
很早的时候
母亲就教育他
长大了不能喝酒
喝酒对身体不好
不要暴饮暴食,不要吃太多的肉
这样对肠胃不好,要多吃素
那个时候啊
他的好母亲,二十七八岁的光景
懂得那么多,他多么羡慕
他唯她是从,他拒绝酒肉
每次父亲酩酊大醉
他帮着母亲踢他的腰
可怜的父亲
终于在他的肾上
烙下了深深的印记
今年他四十岁
已经十三年不能喝酒
而我更关心的是
他父母之间的私生活
是否会因为他父亲的肾
充满了痛苦与悲哀
我望着他母亲脸上的皱纹
我感悟着岁月的残酷无情
而这些丝毫影响不了
我和他,两个肉食性动物的欲望
我们喝酒,我们吃肉
我们把小时候萦绕耳际的教条抛在脑后
我们用身上仅有的两块钱买酒
我们用啤酒瓶换钱再去买肉
我们像两个饿了二十年的难民
置其他濒临死亡的难友于不顾
吃饱喝足,随便找个东西
女人或男人或枕头
抱着睡一宿,等第二天醒来
把前一天统统忘掉
把过去统统忘掉
仿佛自己是个新生儿
只知道吮乳头一样
喝酒,吃肉
怀疑主义者
他体态纤弱,风吹即倒的样子
表面上看来:善良、多情,甚至忧郁
而他骨子里那股能杀人的狠劲
让他恐慌,让他怀疑自己究竟是不是自己
从而开始怀疑世界
怀疑一切看上去多么正常的东西
清晨买早点的人们
他们跟我一样
疲惫、匆忙、皱着眉,往人群里挤
大声嚷着包子油条馄饨等各种早点的名字
那些和我一样的人们
经历了晚上的失眠或美梦
一大早起来
提防着车祸、凶杀、被炒鱿鱼,种种威胁
用嘴巴骂人、吐痰、打哈欠
等着买完早点,又用嘴巴咀嚼食物
脚踏实地
她劝我好好做人
脸上一本正经
我愉快地答应她
开始帮她脱衣服
因为夏天,她穿衣很少
只一小会,她就赤身裸体
有点脸红,她嗲声说我坏
我荡笑着说:
那么,我现在要好好做人了!
我轻松插入,直达底端
一边动作,一边跟她耳语:
知道了吧,我一向脚踏实地
小美来看我
68次列车,9点13分到京
小美小美
一会儿我就站在月台上
一会儿你就能看见我了
现在我在去西客站的320路公共汽车上
现在我在看《北京晨报》
有消息说五一期间各种旅游场所门票涨价
小美小美
这可怎么办,我穷得揭不开锅
我穷得只剩下思想了
小美小美
你跟思想呆在一起
你可不要寻死觅活
现在我到达西客站北广场
现在我站在汹涌的人流中
那么多人谁好谁坏谁分得清啊
小美小美
你可不要在车上被人拐卖
被人挟持倒偏僻的山村做贫农李四的老婆
贫农李四壮得像头牛
小美小美
跟他一起度日
你如何还能活!
现在我就在月台上
现在我看见68次列车缓缓进站
那么一条长长的爬虫啊
小美小美
睡觉没着凉吧!肚子饿不饿?
马上我们就能见面了
小美小美
晚上我一定把你搂紧
无论怎样我们一起活
这是第几次了
这是第几次了?我质问自己
从她的眼睛里寻找自己早泄的狼狈样
我身体健康,精力充沛
为什么关键时刻
老是出岔子
这是第几次了?我企盼回答
望着熙熙攘攘的人群
望着他们匆匆忙忙的脚步
望着自己迈不开的双腿
我志向远大,内心坚强
为什么自己的身体
老不听从使唤
这是第几次了?有人问我
我的朋友和亲人
已经开始对我充满怀疑
怀疑我的生存能力,怀疑我的繁殖能力
我的性伴侣一个个出走
一个个走到别人的床上,躺在别人的怀里
接受别人精液的冲洗,快乐不断
从阴道口探出的那么多小孩脑袋
个个都是别人的模样
我呆立在自己的躯壳内
低低地怒吼:这是第几次了!
流言
在流言不断的日子里
我泰然自若,仿佛一名弱智
任凭唾沫星子在眼前飞舞
雾水一片,罩住我的样子
流言更加猖狂
把我打倒
精液已经流干
晚辈们——是你们取代我的时候了
我已经无用
不要给我机会延口残喘
不要让我再占据高高的角落倚老卖老
操过的女人已经死光
姑娘们——是你们在我面前趾高气扬的时候了
我已经无用
你们高耸的乳房和光洁的大腿
已成为我心上抹不掉的疤痕
你们任何一次勃起或高潮就能诱发我无穷的羞耻感和自尊
我已经到了非感情用事不可的时候了
我已经无用
我只是你们的累赘
我的时代已经黯然无光
风暴
风暴渐至
我独自走在路上
我孤独,乃至自恋
我倔强地承受风暴将至的恐惧与悲凉
我的家乡
在我的家乡我默默无闻
我只是偶尔作为流言流传在各个村落
我的家乡奸情泛滥
每个人都心照不宣
在我的家乡有坟堆无数
我只是其中一个小小的牺牲者
我的身体哪去了?
突然有一天,我不知所措了
我突然发现自己的身体不见了
我只感觉自己有眼睛
我发现自己变成了眼睛
而不再是一个身体了
我往下看,看到的是沙土、石块
我的鼻尖、嘴巴、脖子、躯干、四肢
已经不知去向了,我没有了嗅觉和触觉
我几乎完全没有感觉了
但我还在思考,我还在想这是怎么回事呢
我已经变成一个思考的机器了
我发现眼睛都不像是自己的了
我都快不知道那些这些和我以及自己究竟是些什么东西了
宋烈毅诗10首
平民生活
自来水管爬进了
他的生活
站在阳台上,向下望一望
那么多茫然的面孔
修理工,铁皮匠
不停尖叫的女房东
门铃坏了,使劲
他阳痿了,使劲
谁在门缝里看人
谁在衣橱里光着身子
一辈子洁癖
一辈子四处张贴寻人启事
自行车老了,链条松了
他扛着煤气罐上楼梯
那对下夜班的夫妻,他们干起来
总是气喘吁吁
下水道堵塞,整整一天
他憋了又憋
隔壁的老张,一辈子
也没结婚
隔壁的女跛子
隔壁的假道士
隔壁的隔壁
隔壁那种窃窃私语
水烧开了,水壶鸣叫
他奔跑
排队,挤车,拔鸡毛
遭白眼,吐唾沫,占小便宜
骂一只缩头乌龟
骂泼妇
整条街罚一个人去扫
给所有的嘴巴打上封条
可恶的第三者,可恶的早泄
早泄早泄
洞房里的过了火的闹剧
他和她吵翻了
结婚证,出生证
计划生育证,他在证件里
旅行,领带太紧了
领结打着喉结
咽喉炎,支支吾吾
他初夜的一张创可贴
女性的通道,过窄的要求
电梯上升着上升着
突然起火,救火车
救护车,警车,刑车
要命的人力板车
拉了一辈子,还是
骆驼祥子,
人到中年后的脱发
不可避免,避孕套的
泄气,不可避免
来一针杜冷丁吧
说吧吐吧尿吧
临终还有什么请求
临终是最后一天还是最后一刻
2000/12/27
夏夜
荷花教人腻
夏天的池塘铺着旧睡裙
描眉,描得虚假
要穿就穿露脐装
嫁给一个卡车司机
他有无穷想象的活塞和马达
一夜喧嚣
汽油味里,蚊虫四起
2001.1.17
同居着或者肆无忌惮
旧床垫里突然冒出的弹簧
他们刚亲热了一半
而唱片也只转了一半
屋顶漏水
天花板上全是
一些奇怪的图案
他们忙着也把污渍写在
空白的床单上
2001.1.17
丧偶者
啾啾的鸟叫
揪着他的心
啾啾的鸟叫
多煽情哪
他多想探头探脑
地学几声哪
2001/1/31
混乱
不要让球状茎动弹
从一个人的房间
去想想一只金鱼缸。
而猫整天弓着,
鹦鹉陷入模仿
2000/10/20
状态
蛔虫
在她身上居住
她一点一点地挣扎
离婚,不象脱一件衣服
那样简单。
房间,此刻
她和他的房间
像蜗壳一样
粘连着她
2001/1/18
无题
他修剪灌木
咔嚓咔嚓
春天的声音
他跛着足
他算是一个残废
他下定决心
修理好这些
乱七八糟的树枝
2001/1/19
世界观
树洞里的一张
蜘蛛网
他窥见
世界在一个孔里
眼球里积着灰尘
灰尘灰尘
他茫然地向
体内张望
2000/11/2
童年的快感
掀砖
蜈蚣向四处爬
掀砖
他闭上眼睛
他感到有一个世界
在砖头底下
2000/11/2
盲点
过了期的罐头,裂开口子的旅游鞋
当婚姻被比喻成坟墓
当两个人除了共同排泄,使用
一只陶瓷马桶
他是绝望的,下水道里的水
准时地哗哗响了
他会拿着一把脏牙刷,久久地
发呆,就象一个钟点工
擦完了小区里的所有玻璃
在剩下的钟点里,无所事事
坠入空虚,而银行里的数钞机
依然哗哗地作响,流淌着
所有的钞票被检验,但他的生活
是否是真的?即使像一场梦
是否是真实的
一个人是否会害怕度过月末、周末?
他将迎来收房租的、收水电费的
或者街头警察突闯室内的那种
从上身打量到下身的盘问:
你是否独身,你是否依旧手淫、抠鼻孔
你是否还过着一种失衡的日子
他臆想着,他不得不考虑
为什么一个人要办结婚证?
为什么一个人要在与他不相干的
档案里旅行一次?
房间里为什么老是堆着啤酒瓶
丑袜子,脏拖鞋,卫生纸
墙上为什么还是糊着十几年前的旧报纸
为什么一首歌听了十几遍,磁带
就坏了,声音开始失真
为什么卧室里要有床、立柜和壁灯
为什么所有新婚的人都要穿新衣
楼梯,过道,过道,楼梯
他要反反复复地走,上楼
才能来到自己的家门
他熟悉的街道,每次走都陌生
他所理解的街道可能是性用品商店
加一地的落叶,也可能是下水道加宽阔的
路面,更可能是黑压压的人群拥挤着
一个交警,那种场景
你不可能没见过,灭鼠运动
很多年了,很激动人心
街上每天都有默默游行的人
每天都有剩汤剩菜倒进下水道里
每天都有一两个私生子丢在垃圾筒里
他每天在街上窥视、斜视、怒视或者干脆
装作近视,他想他干嘛不装条假肢
电线杆上总是贴满了讣告、祷告、寻人或者
寻狗启事,那些女人晃来晃去的大腿
一定都用了脱毛膏,那些高耸的乳房
也一定都是假的,就像这些年
他的婚姻生活也不得不涂抹硅油
这些年,别提了
这个秋天,总是干燥干燥干燥
他不是身份证上的那个人,他也不是
他办公室里的那个人,他更不是
在他妻子的阴道里挤来挤去的那个人
他一层层地剥洋葱,他什么也不是
他是情场老手?他只不过是逢场作戏
他是他自己的提线木偶
在星期五或星期六,
同他们对门的一对老夫妻,四个人
两对两,后来他们玩四方城的游戏,
他说结婚,她说:出城。
后来他们全都没了声音
一桌子的麻将牌,有时婚姻真的需要
重新组合一次。有时,一只鹦鹉养久了
便会冒充它的主人,最后占据他的房子
有时一个人会重新打量他所有的家俱
他的所有衣物,那种不合体
一言难尽。他不一定能完全覆盖住
他的妻子
2000/11/27
中指的诗(9首)
那些明天再说吧
水滴敲打着便池
窗户被风鼓动
一个按时失眠的青年
怀抱着明天的干净和饥饿
蹲在厕所里埋头用力
要拉出
今天的晚餐
一些想法,一些乐趣
像烟雾
从他的身后飞走
飞出窗外,那些
明天再说吧
来,绕过水泥地上的尿液
和他一起蹲下来哼哼
或者把手伸到下面
一二三四
对着肮脏的坑位
继续捐献我们的热情
明天会是个好日子
他做得比谁都细致、耐心
2001,4,18
冷血动物
我的父母嘘寒问暖
我让夹来的肥肉剩在碗里
我的亲戚来串门
我让倒上的茶水凉在客厅里
我的老师让我及格
我让挤不出的笑容留在心里
我欠着朋友的人情
懒得去还
从别人家中抢来我的女友
没有聘礼
她能为了亲情哭泣
我是一个畜生
像蛇,盘起累赘的身子
二十多年
昂起头颅去迎接客人
醉心于一次次艰难的蜕皮
总有一天我会得道
但不能升天,更不提鸡犬
在我死去的那天
所有的手都伸过来,拽着我
你就,就在这个世界上留下点爱吧
我咽下最后一口气喊道:不
流下了冰冷的眼泪
2001,4,23
我们变成不相干的两个人
一个男人离家出走
将我的生活搞乱
这是一个有风沙的
淫贱的早晨
我做梦,听见呜呜的风声
我醒来,一个毛虫掉下
我看着枕边的女友像陌生人
一个过了出走的年龄
碰上了一个烂在家里的年代
他是个天才
我很平庸,有权利恶毒:
他比我更适合搞行为艺术
这个自私的人
这个愚昧的人
这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
我不认识他就像不认识自己
当他带走了我的另一半
就让他死在异乡吧
就让我烂在家里
让我活得更纯粹
让他死的更充分
2001,4,24
颤抖
颤抖颤抖颤抖
我在颤抖
我的左脚在颤抖
从身到心
我脸上的波纹也
颤抖
静静地
屏住呼吸
你能感觉到我的颤抖
越来越弱
然后你想象我的颤抖
你在那边,我在这边
我们不认识,我们很亲密
然后,你终于也开始了
颤抖
颤抖,水淹没了我们全身
颤抖,我们对着死亡尖叫
颤抖颤抖颤抖……
我长吁了一口气
等着你的全身也
就是说直到你脸上的红晕最后
颤抖了一下
但是等等
你要相信
我在你颤抖了之后
又颤抖了一下
然后倒在这边
扭曲着
像游不动的鱼一样浑身颤抖
2001,5,5
排除法
还有没有什么
不是我的
让它们滚得远远的
滚吧国家,滚吧民主,滚吧WTO
反导弹协定,学校单位养老救济金
安利妇舒宝蓝天六必治
滚吧墙角洞里的那只老鼠
老婆子,让我们的朋友都滚出去吧
他们吃我们蹭我们的还少么
轻轻地关上门
站在一个错误的地方
夹带着一个错误的洞,你
也滚吧
把门摔得响响的
让我一个人呆在家里
习惯和阴茎呆在一起,孤独而快活
如果大脑还在一旁指手划脚
把精液射向你消失的方向
就把它也揪下来,滚向你,谈谈恋爱
让一根绝对自私自利(立)的阴茎
成为我的隐喻
2001,5,21
割腕
我把缠着绷带的左腕
从背后伸出来
向朋友示威
我用轻描淡写的语气向朋友描述
一盆热水,可以止痛
防止伤口凝固
一盆水慢慢红了
(场景很像一部电影)
后来绷带无意中脱落
看见了两个烟疤
朋友就笑,说多大的人了
还搞什么成长仪式
我也笑,要不怎么证明
自己身在痛苦中呢
本来是想割腕的
那一刻可真疼啊
一个鼓了水泡
另一个皮都烫没了
现在都结了疤
痛苦都变成痒了
后来女友说你以后当老师
让人看见这个多不好
我听了真是后悔
没把它们留在腋窝里
痛苦的纪念,谁都看不见
2001,5,21
火车插入南方
竞争如此激烈
我还能做些什么
座位越来越拥挤
你们的屁股越来越适应
避孕药,贞操带,梅毒淋病不育症
“明天,是拥抱一颗甜美的卵子
还是被保险套所阻挡
成为一小袋城市垃圾?”
她翘起双腿
把血肉模糊的一小团生下
窗外,景色多么淫荡
长江就像一条松垮的裤带
遮不住母亲丰饶的肚皮
火车,火车尖叫着插入南方
怀着各自的情欲和温度
我们奔向痉挛的车站
2001,5,22
蜘蛛和上帝
半夜里打开灯,我就看到了
那只蜘蛛,爬在水泥地中间
东张西望。一个土地测量员
一个星际探险者,今天不结网
现实的边界,不那么容易突破
这么一大片土地
便是充足的理由
我蹑手蹑脚走过去,怕惊醒了
你的梦。一个梦想研究员
一个失眠爱好者,今天就是你的上帝
这么悬殊的对比
便是充足的理由
蜘蛛蜘蛛,你的梦想那么宽
你的身体那么弱。只一脚
我就将你踩得粉碎,然后上床睡觉
2001,5,23
交响乐
给你四个人(两男两女),两张床
您能想出几种组合
实际上有一种是不可能的
现在,冬阳和他老婆就躺在我的床上
我躺在我老婆的床上
头顶着头,他们
作为我们的对立面
侵入了我们的私人生活
或者说,他们就是我们的外面
那么一间屋子就是一个世界了
大同世界
给你两对狗男女
两种情感(爱慕和仇恨)
你的耳朵就乱了,我听见他们的笑声和私语
两个男人结成联盟,两个女人在暗中攀比
平衡和牵制,是什么在静夜里破碎
恐惧与幸福,我们的争吵让他们楼的更紧
后半夜,战争在继续,谁都没有睡着
我下床去抽烟,任情绪在黑暗中明灭
一盒烟终究要抽完
一个空缺需要软弱者填补
我再次爬上床,去演奏未完的音乐
2001,5,23
韩东诗7首
我的皮肤
年轻的时候
像国光苹果
多年以后
像橘子皮
只有现在
是肉的
走了,真的走了
一次次地吃饯行饭
我不得不走了
即使不走,也得
躲起来
像走了一样
女朋友对我说
你走以后
我就不来这所房子了
像在考虑我的后事
我想起那些死了的人
临终之际
听到这些话
就不得不死
即使想活着
也没有那么厚的脸皮
爱情生活
有可能
就尽量做爱
不做爱
也要抱着
要互相说话
彼此看着
不能走神
你在想什么
我在想你
生气的时候
不拿正眼看你
也要拿白眼看你
不说话的时候
也要在心里骂你
要保持
清醒的状态
不要睡过去
睡觉是各自的事情
要抱着睡
握着睡
在里面睡
至少也要
手拉着手
像在过一条
车流飞奔
凶险万状的
马路
龋齿
右上方
两颗牙齿之间
一颗牙那么大
多年以前是一个
精细的小洞
更多年前
密不透风
更多年前的以前
和现在一样
无牙可言
论毛
眉毛,胡须
体毛,阴毛
头发
头发越掉越少
眉毛越来越长
阴毛发灰
胡子发白
体毛因人而异
听CD
两塑料袋CD
一张一张地听着
风格各异
相去甚远
只有停顿下来的寂静
是完全不同的
我们关门,下楼
来到街上
乐声和歌唱
封闭在思想里
等待着一架机器
旋转着播放
妻之友之二(兼答金海曙)
纯白的也是微黄的
在微黄的光线下
我慢慢地推入
不是将我
而是用我将它
慢慢推入
所以,微黄的也是黑暗的
然后是等待,屏息凝神
一路狂奔和眼冒金星
所以黑暗的也是五彩缤纷的
伊沙诗12首
贝尔戈米大叔
1982年
他18 岁
在西班牙
和队友一起捧起了
金光灿灿的世界杯
可作为一名年轻的替补
他未能出场一分钟
(那年我16岁
生活就是考试、考试、考试
我对这样的运气羡慕不已)
1990年
他26岁
在其祖国意大利
他带头反对主教练
要求球员在比赛期间
禁欲的动议
他说:你给我房事,我还你胜利
(那年我24岁
生活就是做爱、做爱、做爱
我对这样的反对满怀共鸣)
1998年
他34岁
在美国
最后一次冲击世界杯
用出色的表现证明
世界上最矮最老的盯人中卫
仍旧是最好的一个
他把所有年轻的锋将
都盯得喘不过气来
(那年我32岁
生活就是出名、出名、出名
我对这样的表现五体投地)
私拟的碑文
三年以来
在人类制造的历次战争中
因为偷情而没有逃离将倾的屋宇
最终葬身火海的好男好女们
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来
在人类制造的历次战争中
因为偷情而没有逃离将倾的屋宇
最终葬身火海的好男好女们
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九百三十七年
从那时起
在人类制造的历次战争中
因为偷情而没有逃离将倾的屋宇
最终葬身火海的好男好女们
永垂不朽
从那时起
继续上溯到史前
在人类制造的历次战争中
因为偷情而没有逃离将倾的屋宇
最终葬身火海的好男好女们
永垂不朽
江南水乡
我打江南走过
站在乌篷船的船头
装得像个沉思者
两岸黑乎乎的老屋
是一些人士的祖屋
当年他们曾在灯下苦读
并由此上船
现在我抵达他们出发的码头
摸及他们老底的灰
那些在京城顶带花翎
晃着脑袋
像鸟一样说话的人类
最近的梦
人入中年
出现阳痿迹象的
是我的造梦能力
很久 很久 很久
我都没有梦见过什么了
只好安慰自己说
无梦的睡眠相伴
就是幸福的中年
可就在昨晚
像长久不举的阳具
忽然坚挺
我做了一个梦
在梦中见到了
亲爱的谢冕先生
仿佛是在某山庄
我们站在宾馆的走廊上
亲切交谈
笑容灿烂
先生要把我的诗
编进一套诗丛
这样的好事
令我心花怒放
可惜好梦不长
我醒了
他妈的醒了
坐在天亮前的黑暗里
直喘粗气
心跳不已
年轻时没有做过的好梦
追上了我这坏蛋的中年
也许一切
正如梦中的谢冕所言
“伊沙是个好青年”
最近以来的第二个梦
仿佛是在开往
西伯利亚的火车上
我身为保尔·柯察金
羞于和丽达同床
“柯察金同志
丢掉你小资产阶级的酸臭吧”
女人说了
我还能宁死不屈吗
拥着丽达睡去
把她拥成冬妮娅
小资产阶级的女人
有着天堂一样的发香
我贪婪地嗅着
革命的意志哪里去啦
“冬妮娅我爱你
为了你的幸福我要去做一名电工”
她泪流满面
转过脸来
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
怎么是个中国的姑娘
陌生的姑娘
梦之外没见过她
“伊沙啊伊沙
你这个老流氓”
浴缸里的事
将自己平展地安放
在热水满溢的浴缸
在水牛一样的呼吸里
看灯光漂白周身
一小片黑森林浸在水下
如纷扬的水草
而一个
正在穿越正午林地的
强壮黑奴
红光满面
气色好极
像刚刚得到特赦令
他晃着脑袋
在水中漂浮的样子
更像是在天上飞
人间正道
在男生宿舍楼前的空地
靠近防空洞口的凉棚下
我们坐着谈及前程
你说你是要走白道的
并尽述白道的好处
我说我是要走黑道的
只说这黑道适合我走
在场者也没有听岔
明白这是两个书生
在选择将要爬行的文路
天在我们说那番话时
渐渐黑下来
不远处亮起灯光
有几个同学开始经营
他们的露天咖啡屋
那时我们自命不凡
以小精英自居
并未把他们放在眼里
而那灯光却一直
在晃我们的眼睛
那么多年过去了
现在我们回首来路
不免暗自心惊
倒吸一口凉气
咝!原来是那帮家伙
踏上了人间正道
非关棋道
曹薰铉一赢李昌镐
我就倍儿高兴
就想破例喝上一杯
最近以来
这样的酒越喝越多
师傅胜徒弟
看着这样的事发生
感觉到无比过瘾
是否说明
我已经老了
当年轻成为一个神话
天才成为另一个
我愿意看到两件神话的
黄袍加身的那主
不停地输
也许这仅仅只是
事后找出来的说法
现场目击的真实是
我的肉眼不能接受棋王
总是那么一个痴呆儿的形象
在网上读青年的诗
我还不算老
他们真的小
夜深人静时
我在网上读青年的诗
被当作一个发现者
既是如此
发现什么
是蓓蕾绽放
抑或花朵初开
是明天的希望
还是未来的栋梁
不,不
都他妈不是
默默吞食着
人性的阻力
我在发掘
自己的掘墓者
红孩子
是每家影院
都在上演的电影
看完包场
走在路上
少先队员
齐声高唱
“打倒土豪
打倒土豪
分田地
分田地
我们要做主人
我们要做主人……”
人民医院的栅栏
妇产科的窗户
一声嘹亮的
婴孩的啼哭
刺破青天
加入这合唱
红色中国的回忆
当运送肉食品的冷冻车
外观仿佛灵车
在人群稀少的大街上
徐徐驶过时
每一个街角
都蹲着一个大脑袋的少年
默默地咽下一口唾沫
天使很累
现在我只能在回忆中
见到那些景物了
《文友》编辑部
所在的大楼
二层是一家夜总会
它是先于《文友》停刊
而被查封掉的
这就不至于
让我太难过
小姐都住在顶层
我早就发现了
那时候
我常去顶层的阳台抽烟
望着远处
怀揣文化的蓝图
有一次
一个肥硕的小姐
就站在我身边
她在白天里的样子
并不好看
当时她正把一件
湿漉漉的乳罩
往阳台的铁丝上搭
真像是甩着自己
奶水涌流的乳房
我心有所动
因为听过她
嘴里的那首韩语歌
《天使很累》
编辑手记
—— 毫不夸张地说,本期的5个“小母牛”是5个不同年龄段的天才!
我为阿斐和中指感到高兴甚至自豪,他们是直接从诗江湖上走出的天才,他们去年才在网上崭露头角,而今已经写出了足以令我嫉妒的诗篇。他们是最年轻的诗人,他们飞快的进步体现了网络时代诗歌的速度。我喜欢他们诗歌中暴露出来的那种年轻的身体,强健的声音。他们的逼人的才华、敏锐的触觉、先锋的意识和不管不顾的写法都使我不吝用最词汇来进行赞美。我深爱这些冲动着的真正具有生殖能力的诗歌,这样的诗歌,与“经典”无关,只与身体相关。
—— 宋烈毅是一个节制的诗人,谨慎地写作,也谨慎地在网上贴诗。但他每贴一次,就足以让人记住一回。前几天,有诗人在网上发贴批评宋烈毅,认为他的诗歌脱离了生活的现场。我认为他是没有真正进入宋烈毅的诗。我喜欢宋烈毅的诗,就是喜欢其诗歌背后作为依托的那种生活现场。如果我说,宋烈毅的写作和我的写作有殊途同归之处,很多人肯定不信,因为我们的方式近乎南辕北辙吗?但恰恰是这样,我从他的诗中读出了太多我也正在表达的主题——那种隐藏在日常生活中的荒无!宋烈毅的诗收余怒的影响是无疑的,但余怒在很大程度上是个形式主义者,他更加强调“游戏”,而宋烈毅显然不是一个“游戏”者!在众多面目接近余怒的后来者中,唯有宋烈毅走出了某种窠臼,并自成一家!
——
这个月开始,韩东用他的真名连续在网上发诗。以前他也发,但好象未署真名。一直读到他的第3批(也可能是第4批)时,我才突然又重新看到了那种久违了的“韩东光泽”——我是指他的诗歌语言和构成方式所散发出来的那种特异的令人眼前一亮的光亮。某个深夜,突然又读到他的《爱情故事》,一下子读进去了,大声叫好。但我的叫好声显然刺痛了一些人的神经,并引发了他们的猜度,一个署名“老同志”的先生在“橡皮”上对我的赞扬发动了攻势,他的理由当然来源于“沈韩论争”时我对韩东的态度以及这个瞬间我对韩东态度的对比。对此,我想说的是,对于一个真正爱诗的人来说,最终什么是最重要的?当我们面对诗歌时,什么是最重要的?我的回答是一个常识——诗歌本身!我们的一切行为以此为前提,我们的诗歌政治学也将不可能绕开这个前提。
——
伊沙已经是第2次当选为诗江湖的“小母牛”了。之所以有这个第2次,完全是因为我对他这批诗歌的“非常喜欢”;而我的这种“非常喜欢”,很有可能是因为他在这些诗歌中体现出了一些我一直向往却未能达到的品质。伊沙是中国当代诗人中语言质地最好的一个,诗歌中的声音最好的一个,中气最足的一个,而这些,是以强大的灵魂支撑(强健的、英雄主义的)作为背景依托。伊沙是一个有坚硬核心的诗人,是一个对世界真正有话要说的诗人,他正在最成熟的年龄写作与他这个年龄相符的最好的诗歌!
新人亮相
安眠药的诗(8首)
献诗
我要把我自己献给你们
连同我的诗
各位观众请注意
我要开始抒情了
情是什么东西
不抒就没有
就象我说——我爱你
不说就没有
所以我崇敬的人们
当我掏出家伙
准备狠狠地冲你们
抒一把情的时候
也没忘了说一声
我爱你
看花
老年人应该看花
在下午六点看花
在十六层的楼下看花
像是围观凶案现场
我们在人群外边
挤不进去
不知道为什么
突然这儿就有这么多花
就像突然间有人跳楼自杀
这花是不是今天上午长出来的
用了几分钟的时间
无所事事的人
都成了目击证人
花开了
我们都成了目击证人
春天的故事
1
我准备写一首长诗
和春天有关
于是我开始写了
2
荒郊野外
铁丝网上挂着塑料袋
红墙上贴着碎纸
四下无人
也是个春天的晚上
就是在这个地方
你和他做了这一辈子
第一次爱
当时你很疼
现在你已经不疼了
3
现在是我
我虽然不讲卫生
但是身体还好
包皮比春天还长
夹杂了城郊的污泥
梅雨时节
淫雨霏霏
你总是湿的
4
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
如果我死了
不是被野火烧死的
是被春风吹死的
踏青的孩子
光着脚
从我身上踩过去
我身后嘎吱嘎吱响的
是祖先咬牙切齿的骷髅
5
春天的故事很多
每一个在冬天出生的人
都来源于一场
春意盎然的做爱
在春天的野外
你妈脱去了内裤
骑在一个男人身上
高潮来临时
你就来了
想想你有点冤
来的那么无辜
但是有快感
6
是不是因为春天
如果有人说他是
那我就承认
我没权力说话
没权力替春天发言
7
……
8
我们写诗吧
我们发情吧
我们朗诵诗歌吧
春天都来了
春天来了
我们去叫春吧
关关雎鸠
在河之舟
窈窕淑女
君子不举
举而不坚
坚而不久
何以解决
惟有春药
何以解忧
惟有杜康
7
如果我在这个时候结尾
你们会不会认为
是我早泻了
所以我不能停下来
就算一次比一次缓慢
我也要把这些没劲的文字
搞到底
春光明媚
啤酒那么贵
我那么卑鄙无耻
8
2001年
又是一个春天
有一个小人
在祖国的南海边
点了一根烟
将进酒
你可以站着看火车倒退
火车在你头顶
而你不是铁轨
你可以坐着听身躯粉碎
你在地狱里停留
而你不是魔鬼
你梦见你所有的女人
都有一张血盆大嘴
她们在你家饭桌上
要将你撕碎
我金刚不倒
你千杯不醉
你们说我们是不是
天生一对
张家堡
张家堡法庭
开庭审理
一桩离婚案
男的扬言
要当场把女的碎尸万段
我认识这个女的
我说要去法庭保护这个女的
我实在想看看
一个认识的人
被碎尸万段的样子
看在法律的面子上
该怎么办
就怎么办
看在张家堡的面子上
该怎么办
就怎么办
白银时代
我妈怀着我的时候
流了那么多的血
以后我就只能
一辈子贫血
我撑着营养不良的躯体
捱到了冬天
他们看着我
一脸的雪
我妈生我的时候疼得受不了
就抽了几口大烟
我睡醒的时候晕晕乎乎的
看见世界洁白得一贫如洗
我还以为我上当了
青铜时代
(也算是忆苦思甜)
没有避孕套的年代里
我们的祖先强忍着欲望
在高潮袭来前
拔出他们的阳具
将喷涌而出的精液
射在女人体外
只有那些时候
我们深刻理解祖先
所深味的凄凉
也可以理解
那些实在拔不出来的瞬间
是怎么造就了我们
我们都是这么来的
我们今天这么踌躇满志
畅谈人生与理想
就是没想到我们原来
都来的这么不小心
春药
你会不会把我吸干了
剩下个躯壳抱着你
依旧肿胀着
摩擦生热
将射未射
我们都着急了
这该死的春药
把我都烧成灰了
在你的阴道里填着
你轻轻一动
我就魂飞魄散
你化身成河
我化作春泥
你还在狂笑
我化作春药
新鲜虫子的诗(3首)
给灵魂浇水
星期二的晚上
十点三十一分
我听见
隔壁的光棍老张
劳动模范
正在自慰
九浅一深
五讲四美
技术娴熟
让我惭愧
下流的我不是劳模
想入非非
努力猜测着老张心中的
千娇百媚
啊 啊
我也要向老张同志学习
给灵魂浇水
人民英雄纪念碑
我喜欢人民英雄纪念碑
喜欢他
冰冷的石头
前端膨大
插入天空
决不阳痿。
从文革操到
改革。
真的。
我觉得
那些死了的
英雄们真是他妈
值了。
那根石头鸡巴也
总比个牌坊好看吧!
也好用。
2001.1.1
她
客厅一角
那个戴着红色发卡的女孩
小心地撩起衣角
半跪
静静地擦拭
那把
弧线优美的乌木椅
从一条腿
到另一条
轻巧的手指掠过
辉映的光泽
闪动于
五十七年后的
傍晚
那个男人的苍老的
手指
抓起
湿热的毛巾
笨拙地抚过
她的身体
抚过她曾经会撒娇的蛮腰
曾经会跳舞的乳房
再将她
套入新衣
送她
走
2001/5/8
黑子的诗(1首)
太阳黑子
被吞噬的阳光
刹那释放
你我以羚羊的速度逃亡
而此时动物园里的嚎叫
充坼整个地球
一只狼尾随着一头羊在奔跑
这是很正常的景象
白马奔来
他骄傲的头高昂
撒开四蹄只见到一阵闪光
此刻根本不会有眼睛注视太阳
她在瞬间晕了
红潮泛漾着整个天空
更多的爬行动物上路
英国的牛蹄疫跟阿拉斯加人群一样疯狂
端坐在脚印的地球
喜玛拉雅倾销着黑雪
太平洋深处找不到阳光
地球舞女样疯狂
片片剥落的衣裳
一些热带鱼喘息地爬行在冰面上
一些企鹅人模狗样穿过街道
观赏地球上最后一次演出
地球在紫光中不停舞动
展示着人类全盛的风光
来自太阳的摄影师
用紫色阳光调配着背景
太阳黑子
这个来自太阳的魔术师
以空前的力量
把演出推向了高潮
动物园走进了历史
人群走出了历史
某某年后
我用一根手指捅了捅地球
她不再惊挛
小荒的诗(2首)
抽香烟的女人
抽香烟的女人
倚着古典的门
犹抱琵琶半遮面的脸
白得像白天
白天叼在手里
抽一口
日子腾云驾雾
翻个跟斗
就躺在了夜的床铺
女人就是只烟
男人有钱就可以点
点着了就抽
拼命的抽
抽得快活似神仙
男人说,女人是鸦片
女人,抽着香烟
那表情
和抽着男人的阴茎
没什么不同
女人说,天底下最臭的烟
就是男人的鸡巴
抽香烟的女人
幽怨得像我梦中情人
抽着青春
吐着迷茫的云
爱情
17岁的时候
偷吃学校的果子
吃了一个
觉得没味,丢了
又吃了一个
觉得味道不错
还想尝尝不同的
就又丢了
又吃了一个
……
也不知吃了几个
反正后来的几年
肚子就一直撑着
到了23岁
才感觉有些饿了
跑到果园
大吃一惊
每一棵果树下都挤满了人
有在摘成熟的
有捡落地的
也有守着半生不熟的
说是他预定的
旁人是碰不得的
后来,我也成了排队的
迢迢的诗(3首)
我爱你
我爱你
一句话
很多替台词
女人对男人说
那是爱情
男人对女人说
那是一夜情
小资对愤青说
那是悲剧
愤青对小资说
那你的路还长着呢
蛤蟆对天鹅说
那是树立理想
老鼠对猫说
那是自找死路
中国对美国说
那是幽默
美国对中国说
那是一场举世闻惊的
阴谋
一个女人和十个男人的可能
一个女人坐在十个男人中间
于是有了种种可能
男人们镇定自若
内心展开激烈的讨论
她仪态万千
不知能不能束手就擒
瞧那谈笑风生的样子
或许不介意做一段婚外情人
别看她一本正经
说不定就是我喜欢的前卫青年
突然女人的手机响了
她说
1208房
等会我过去,九点正
十个男人同时嘘了一口气
好险哪幸好没说出来
到底谁是谁消谴的玩意
女浴室的手机响了
小红快速地脱下衣服
嘿这可是给女人看的
这么几年了就算这次脱得有些新意
胸衣离身的一刻
小红差点欢呼而出
哼哼是马是驴
这下可都拉出来瞧瞧
女浴室灯光明亮
胖的瘦的黑的白的松的紧的
高的矮的圆的扁的大的小的
全都看见啦
小红想再风流的男人
一辈子也看不了这么多女裸体呀
小红丰乳瘦腰在灯光下示威
好看吗性感吗刺激吗自惭形秽吗
惊羡的嫉妒的害羞的黯然神伤的
眼光
小红得意洋洋
左边第三个浴间手机响
右边第三个浴间手机响
“好明天通知开全局大会”
“今天不方便找小翠好吗”
健身房的女浴室
即使一丝不挂的时候
仍然不得清静
moby的诗(2首)
朋友
十几年前
刘洪波说
朋友是
可以把你尸骨运回家乡的
家伙
朋友是一辈子的事情
十几年后的今天
我在酒桌上
咀嚼啤酒和她的话
刘洪波已经走了
已经嫁人了
她的性生活已经
合法化了
我,
还在学生宿舍里面
打游击或者
到操场上
小打小闹
十几年前
刘洪波还说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我就是你的红颜
你就是我的白马
十几年后的今天
在酒桌上
我重新认识了
刘洪波
我想
再给我十年
我一定要让它生米变成
熟饭
辩解
昨天梦到和你
游天河
没有鹊桥
也没有牛郎织女
我们
在天上用脚走路
好比一对
傻鸟在树杈间
跳跃
树上的傻鸟
被猎人射杀
凌晨三点
我们从床上惊醒
你双目浑圆
厉声呵斥
你干吗踹我?
大草诗2首
深圳画家村
大芬村老围西
是个油画村
里面住着一些据说名叫画家
和卖画的人
油画村这个名字
不大经得起解构
那里不尽是画室,印象中的
带着农村院落竖一棵枣树的那种
那里还挤进一些餐馆
一些小门脸的发廊
和发廊后头活动的楼房
画室和画室胳膊挨着
古代的骑士,和今天的裸女们
同居一室
亚麻的质地,使她们
看上去很有质感
梵高从工厂里批发生产
那朵暖黄的向日葵
吱走了画室的一团漆黑
第一家卖画的女人
操一口土族的发音
她不说梵高是谁
开口就奔主题
老板,开个价吧,便宜一点给你
表情好象我家亲戚
第二家画室有说国语的女人
正粗糙地往画布堆砌颜料
她汲着拖鞋,一脸憔悴
窄小的手指, 和钢琴演奏家
没什么区别
在我们石头一样的表情里
她有点露怯,指指楼上还有一些
二楼我们没上去
楼梯很窄,光线很窄
让我自己都觉得暧昧
其实还是想上去
那些画和画它的人
可以称为品位
大芬村我们一直想来看看
我们也想过空手而归
看到布吉关外兵荒马乱
想到再跑一次
就有些后悔,其实
那位自己能画的女人出价很低很低
只有市里的画廊四分之一
于坚,让我羞愧
我不稀罕,于坚
《尚义街六号》铺开的生活
以及写得一手好诗
也不稀罕,他的发现
诗歌,来自大地
而不是来自知识
我得承认,于坚是个天才
这头喘着大气的种马,居然
对着他沉默的女人
无限柔情的说:
她闭上眼睛比上帝的女人还美啊
他是个天才,为这句话
所有写诗的男人都要羞愧
2001.5.14
巫女琴丝的诗(2首)
一个疯女人的怪生活
她绝对没有疯
但周围的人
都认为她疯了
他非常爱她
几乎只为她而活着
他知道她没疯
疯了也没关系
因为他是男人
因为他是丈夫
他俩很幸福
可以说是天底下
最幸福的一对
这一点
只有他俩知道
他能为她付出一切
她能为他付出一切
甚至生命
他俩靠遗产
过着悠闲的生活
去过四界各地
正准备到月球
他俩白天精彩
晚上更精彩
他俩要创造完美的
夜生活
但好景不长
一天晚上
他因劳累过度
不能脖起
变成了太监
找了一百个医生
也不见效果
他情绪低落
像个将死的人
但他爱她
他不能死去
他开始在夜里
寻找壮男人
像个可怜的皮条客
他把一个又一个阴茎
带回家
带给美丽的妻子
她太感动了
她的叫唤
感动了天地
又过了一年
他的病不见好转
她却渐渐厌倦
她开始没精打彩
她厌倦了人
厌倦人的东西
她有一个奇怪的念头
她想了一百个晚上
最后还是决定
告诉他
她想和一头牛
过一夜
多么荒唐
多么危险
多么刺激
他心里难过
在第二个夜里
拉回一头威猛公牛
她又一次感动得
流下了眼泪
说也怪
公牛好像有灵性
一进房间
和她就眉来眼去
多么疯狂
多么怪诞
多么淫荡
公牛爬在她的背上
发出了震天嚎叫
这一夜
全镇的人
惊醒了
听见撕心裂肺的嚎叫
感到毛骨悚然
好不容易等到天亮
山顶上的小洋楼
坍塌了
挖出来
一个男人
一个女人
一头公牛
2001,5,30,
我们该如何度过黄色的一生
我们面对面的坐着
不知道今夜
该如何开始
是从阴道开始
还是从乳房开始
我的皮肤脱落
开始长出新的肉
你的方式
你的阴茎
我开始厌倦
那些支撑黑夜的
木椅失去了光泽
我也一天天感觉到
我装修过的乳房
还有走廊
你早已习惯
不再好奇
为了维持完美的生活
我们绞尽了脑汁
什么都试验了
洒瓶黄瓜糖蚂蚁铁链刀
震动器善鱼。。。
今晚我们想不出新招
像两个江郎才尽
写不出诗的人
我们第一次感到了
前所未有的绝望
我们想学川端
和海明威
用死来完成我们
黄色的一生
2001,5,28,
编辑手记:每期的月刊,最令我上瘾的栏目一是“小母牛翻跟头”,另外一个就是“新人亮相”。作为诗江湖的驻站诗人,我不可能在每个新人的习作后跟贴评论,但作为月刊责编,我却有义务把每一个可能成为好诗人的新人从江湖的遍地黄沙中捡拾出来。同时,这也成了我考验自己眼力的一个方式,而这些新人的成长也往往满足了我对于自己眼力十分信任的虚荣心。在前几个月的新人中,李傻傻、李小羊、篱笆、张稀稀、封原、陈生等本月都有上佳表现。本月涌现出来的新人中,我认为安眠药是将自己的才华、诗歌能力和意识表现得最充分的一位,也是相比较而言最成熟和具备大将风度的一位,我认为他已经是一个好诗人了;新鲜虫子、小荒的前景也都可以看见,他们的机智、轻巧、从容都深得我心。作为初写诗的诗江湖老朋友,迢迢的问题是能不能坚持去写;而moby的问题是到底写什么,目前的这两首显然在题材上就太简单了;相比而言,黑子和巫女情丝的个人气质更为独特,他们的的问题则是——好钢能不能用在刀刃上。
本月好诗
蹲的更高了
轩辕轼轲
蹲的越高
拉出的屎越有份量
在沿街的阳台上
我们为过路者制造着干粮
在目光的提升机里
蹲位越升越高
最后成了整个天空
一片又一片连绵起伏的屁股呀
给了你们白云般的暇想
在重力的强大作用下
松软的屎成了威力无比的核弹头
万炮齐响
直到把你们那油光可鉴的
装满知识的淫水的脑壳
凿成一条又一条的阴道
让那些缩在角落里手淫的孩子们
走到阳光中
从此有了可以射精的地方
2001.5.7
断交
在断交之前
再交一次
我们要用劲
用光以后的劲
我们要用姿势
用光人类的各种姿势
把血液脑浆胆汁骨髓精液淫水
全都让它们喷涌出来
就这一回
最后一回
在两片汪洋汇合的公海里
竖起一根国界碑
2001.5.7
午夜的货车司机
叶匡政
他是一只寒蝉,听见天空
也听见树。蛛丝浮游
这条怪异的公路。当黑暗期待着
当月亮,被这黑暗扛向美洲
那是听觉的虚空
一颗头颅,插在车窗后
那是他心中的讥笑
小镇从两边涌来。生命的空谷
他慢慢爬过。眼前枝条寂静
他把重心移向左脚
他让车灯变暗。如果真是寒蝉
他甚至没有另一颗树
只有不同的枝条,不同的凄楚
被一个陌生的地名放大
被一次到达缩小
而他不动不止。任凭单调的笛音
向四方漫开
静默,钻心
像他的本性,被这双沾满油污的手
举在胸前。那是肉体的专注
和大地有着微妙的联系
那是隔绝
是惯性推动的长夜
是他命运的下坡,越来越陡
越来越接近地平线
越来越远离地平线
一根乌有的弦,一根解脱的弦
这辆货车,像午夜爬动的寒蝉
他是它心中的寒蝉。两只不同的寒蝉
都有着无法知晓的冬天
南苑公寓楼门卫
我惧怕他眼底的阴湿,
我看他突然转身,嘴里
字斟句酌,
他兜着圈子,
闷闷不乐,审视每一张脸。
夜晚,起风了。黑暗
使一切还原,
多少崩溃的肉体
要躺回荒凉的心中。
一个被颓丧拖长的黑影
慢慢走来……我已忘记,他就是我,
曾经是我。
他坐在那里,
他睡着了,
也保持着警戒的姿态……
石榴花
篱笆
戴宾去留夏镇的一个煤矿
讨一笔款子
晚上来到了一家
半掩门的洗头房
一问打炮二十块
戴宾就乐了
“这里的物价
可真便宜 ”
在里间刘小姐问
先生你是打光炮
还是打套炮
这两个术语
戴宾不是很熟悉
小姐说就是
你戴不戴套子
戴宾说我当然要戴
我忘了告诉你
我就姓戴
小姐说好的你等等
我去看看
套子晾干了没有
戴宾看见
院子里有颗石榴树
上面晾着
五六只套子
两只差不多干了
三只是刚洗的
还在滴着水
远远望去
挺像雨后的石榴花
挺好看
就是有点
蔫儿巴几
白纸
我给她们
一人一百元
她们拿了钱
仔仔细细地看着
好像看着一张白纸
我明白了
只好又给她们
一人一百
这下她们放松了
乳头又
硬了起来
酒
李傻傻
李小蓝给张大勇倒了一杯米酒
李小蓝说大勇 啊大勇
你一直喝吧
张大勇还在半推半就
张大勇说小~~~~小蓝,不-—不不喝了
我还要开车回家
还打算多活几年呢
李小蓝说喝吧喝吧你一直
喝吧
哪有那么容易说死就死呢
在此之前张大勇醉过一次
那次也是夜里 也是这里
那次张大勇乘着酒意
把李小蓝推到
木板门后说小蓝 啊小小小蓝
李小蓝说不,不啊,不
会有人看见的 会有人笑话的
张大勇说哪有这么容易
说看见就看见呢
那次一扇木板门
吱呀一声就不再动静了
而另外一扇
藏在身子里的
门尖叫着
破裂
李小蓝闭上眼睛
说大勇你
一直喝吧
烟
爸爸 二十八岁那年你
在县城买下了
一包什么牌子的烟
爸爸二十八岁那年你
抽完那包辰河之后
兜里最后一块钱
换了一包什么牌子的烟
爸爸 二十八岁那年你
把最后一块钱的车费买了包什么烟
你咬咬牙齿背着刚刚把我挤出体外
的妈妈
你们在路上吵着架往家里走动
爸爸 三十里山路上你
抽的什么牌子的烟
爸爸 二十八岁那年
是什么牌子的烟
的烟灰落到你一天大的
孩子的额头
爸爸你说那是什么牌子的烟
还有那产后依然有力气和你吵架的女人
她随手夺下你什么牌子的烟
爸爸 如果你不愿意回答这个问题
请你猜猜我抽的什么牌子的烟
轻轨
竖
上海的轻轨已经开通了
郭峥说
早就开通了
轻轨
直到现在我还不能确定
是轻重的轻
还是清明的清
也就是清规的清
我印象最深的两段轻轨
一段在凯旋路
梅赛德斯奔驰专卖的上方
上帝啊
你看 我都把你当成我的男朋友了
你就送我一辆梅赛德斯奔驰吧
这么一辆梅赛德斯奔驰
会在什么路上开过
还有一段在广中路
离一个朋友家不远
2000年
一个春末夏初的下午
我请了半天假
到广中三村见我的朋友
我想着和他一起听JANIS JOPLIN唱
梅赛德斯奔驰的情景
就看见了另一段
轻轨
2001/4/29
母亲节
我们总共没说上多少话
就跟认识了很久似的
一开始总是这样
什么都象神来之笔
要不要
把那个躲在暗处
看好戏的家伙干掉
用我
一个孩子气的男人
用你
一个充满母性的女人
两桩事实
我总是一副他妈很无辜的样子
把自己象卷带子一样
倒回去
倒到我妈刚生下我那会儿
她没有奶水
这和我想含住你的乳头有关系么
你会觉得我很下流么
在这个还不是你的节日
2001/5/6
借一场风雪
殷龙龙
暖暖和和,初冬的天气就想呆在家里,
喝一碗母亲熬的棒子面粥。
我的样子象不象寄生虫?
姑娘,你还没见过我,
没见过离开水也能翘尾巴的鱼。
孤独趴在地上,
它宁可趴着,也要自由地呼吸。
姑娘,我的诗刚刚离开它的亲人,
打算去英国找你,
多么奢侈的打算!过去和现在一样
挂在光辉的树上吗?
怀旧,零落,我的约会绵绵无期。
它是一粒黑芝麻,一条现实的蛀虫,
以后的日子会格外暗淡,格外悲凉。
可怜的,是那些酒肉兄弟,
双膝软下去,
他们拥有一生的耻辱。
“母亲能买儿子的死吗?”
那些刽子手,事后点数“四人头”,
殷龙龙是一种荒谬:他写诗,反而不会读,
满怀黎明,黑暗却象海水,
半辈子不和敌人打仗,
他是怯懦的抒情者,万恶不赦。
原谅龙龙吧!以前我
好大喜功,到处张扬个性;
说不定那个邪恶的汉尼拔尔离我们不远。
我的妹妹,我却疏远了你,
疏远了最真实的话语。
卑鄙把诗人送走,留下响亮地party,
十二个美女神气十足,喝着中国红,
她们全都成了包间里的烟圈,
乐队演奏得象火车提速,
罪恶进进出出。
借一场风雪,你又回到望远镜里,
恍惚、单薄,象孩子的瞌睡,
象冬眠滑进伦敦大雾。
躺下吧,姑娘。我和你来不及见面。
嘘,闭上嘴。嘘,嘘,领骆驼穿过针眼。
我们苦苦追求的为什么只是一双
拿得起放得下的手套?
为什么把贫穷保护得那么好?
谁做了替罪羊?
前世的暧昧——啊!我不小心丢掉了
一口海洋。蝙蝠的帆
不会照亮前程,
我也不会假充大蜜枣,再背起书包。
妹妹,随我姓吧,
我的姓氏不愿单独留下,它更象个小伙子。
妹妹,叫我的名字吧,
祖国是虚幻的,龙龙却真。
一只裤兜翻着,另一只肯定才华横溢,
即使那个前赶后错的两千年,
获奖了,我也要我的纸篓、香椿树、
腌菜的坛子和几篇随笔。
快跑
巫昂
那是深夜
我们洗完脚
坐上出租车
有一辆摩托倒在路上
司机已经不在
帽子和外套散落
在周围
其他的车在奔跑
大家互相鼓励
“快跑快跑快跑”
要快一点逃离
出事现场
要趁着雨还没停
把血迹模糊掉
最好看不见
那双弯曲的脚
最好去的是
更加糜烂的所在
2001/05/05
老某
马铃薯兄弟
我们之间用老某相称
因为我们当初就这么叫
当初我们刚过青春期
胡须还只是浅浅的绒毛
我们说老
那多么遥远
多么调侃
多么时髦
今天,我们都这样了
只有孩子还有绒毛
该硬的都硬了,该软的也开始软
基本上
湿润的也都开始干燥
我们还是那样的称呼
我们说老某
是一种习惯
是一种可以隐隐触摸的熟稔
和昨天的骄傲
我们还会这么叫下去
孩子们叫我们老某
和我们自己的叫法含义不同
我们一生
和我们有关系的
只是很少的一些人
实际上也只要一些人
其他的
只是奢侈
只是装帧
只是备用
我们活着
其实只需要一点空间
我们只要几个朋友环抱在一起
如果出现例外的需求
那可能是因为
谁看上了一个年轻的姑娘
所以我还是坚持说
老朋友
还是只有你最好
即使我们有一天进入泥土
我们也差不多会携手而去
想想这些
我们就少了一点空虚与寂寞
挂历上的中国女郎
挂历上的女郎
在草地上
豪宅旁
或摩托车上
他们通常下着短裙
衣领大开
她们只对一些部位负责
同时在用它们吸引眼球
她们使出了最大的力气
制造淫荡与性感
你都能感到她们心底努力
和力不从心
我却只看到了背后的金钱
看不出她们的性感
是的我只看到了拙朴
与力不从心
挂历上的女郎她在笑
摆出流行的神态
可我看到了那种原封不动的蒙昧
和那种写在衣服里的纯真
她们想做出立体的样子
却处处显得平面
看起来
这些中国的挂历女郎
都像一些活动的剪影
实际上
她们的好
不在挂历上
她们的好
比挂历上好上一百倍
3.4
影响
于坚
送鲜花给他 陪他去电影院
写肉麻的情书 在街头的小店里
吃酸辣水饺 为小心眼闹得不欢而散
在洗澡时和好 同时发现他的内裤
比他的外衣破烂 前面通了一个洞
就是这样 以小市民的那一套工夫
她影响了一个时代
的诗歌 她影响的是她男人
歌德先生 在家里
她叫他狗蛋
小丽的父亲
在酒酣耳热时砸掉杯子
骂倒一切 天下 单位 时代
朋友 女人 纳粹 狗
指点江山 激扬文字
喉咙、酒、杯、盘、狼藉
巨响着 空气发烫
换一个地址发出同样的声音
他就是元首 他从未见过元首
不知道他在什么地方
学会了这些 属于庞然大物的
谈吐 他是我的同事
在单位上
一个沉默寡言的会计
他是 小丽的
父亲
郊区公厕即景
尹丽川
蹲下去后,我就闭上了双眼
屏住呼吸。耳朵没有关
对面哗哗地响,动静很大
我睁开眼,仰视一名老妇
正提起肥大的裤子
气宇轩昂地,打了个饱隔
从容地系着腰带
她轻微地满意地叹了口气
她的头发花白
她从容地系上腰带
动作缓慢而熟稔
可以配悲伧的交响乐
也可以是默片
2001/5/22
什么样的回答才能让你满意
他们都那么愤怒
他们问我为什么
那么需要男人
“就那么需要性么……
你就那么轻易地
把身体交出去”……
如果我回答你们
我要的只是男人的怀
是一顿和平的早餐
是亲吻和抚摸头发
甚至是你们痛斥我
不懂的爱情
你们就满意了么
我就会比现在
更纯洁了么
而我的身体是
怎么也交不出去的
它在这儿孤单地沉默
谁也拿不走
谁也留不住
谁也不能把它和我
分开。哪怕在你进入的
某个瞬间。哪怕我宁愿
死在这瞬间,我仍然是那个
独自死去的人
2001/5/26
算命先生在赶路
谢湘南
经过八月的草场
经过乡村公路汽车坑洼和刺鸣
经过落叶黄昏黑色窗棂
经过池塘
水上漂浮一只死猫鼓胀的尸体
经过一个又一个村庄。经过城市
中心广场聚集扭结叠加
的人脸
一条河流穿城而过让我跟随
经过苇丛中一只白鹭飞起
一位小姐裙裾飘扬
经过闹市的闹、墓地的静
一位老妇人墓碑上贞节的磨损
经过长亭、经过垂柳
记忆的敲门声、细雨在青瓦上着陆
黎明时分一只猪惨烈的嘶嚎
猪血映红的地平线。经过中国腹地
经过千百次被风雨拍打的秃山岭
经过一只解放鞋
在路上,翻转身体被太阳晒着
迎亲的队伍吹吹打打
经过了那座寺庙
经过一位女婴被遗弃的命运
经过星星,经过月亮
一个晨跑者急促的呼吸
午睡的工地上夫妻吵架
经过苍天赐予我那甘冽的泉水
我饥辘的肠胃和颠簸的拐杖看见
暴风雨笼罩食物上方
择食人的饥饿
被轰隆隆吓跑
(2001、05、10)
极端的年代
阿福起来想起昨夜的一个梦
他的爸爸被人打死
他的妈妈叫喊一声就疯了
婶婶鼓胀的奶汁要喂养十二个孩子
而她的奶子又不是出泉水的井
叔叔抱着药罐晃来晃去
因为十二个都是“赔钱货”
苦丧着脸
“阿福”“阿福”
这个名字曾寄托着他爸爸的希望
阿福想起这个梦就哭了
这时儿子从门外进来
这彻夜未归的儿子
脸色苍白得像吸了白粉
阿福现在什么都有了
什么都不缺
要是晚上不做梦
他会过得更快乐
(2001、05、20)
没有故乡的人
一次做完爱之后
他叫她妈妈
轻轻地低喃
他说他是个孤儿
是一个……
没有故乡的人
(2001、05、21)
醉后
辛欣
今夜
月色如此之凄美
今夜
我醉得不能再醉
不祥的黑蝙蝠
颠沛在蚊子的高度
我是酒吧的常客
在酒杯里
我打捞我的影子
是昨夜喝醉后
所留下的
目的是占领这个坐位
我不忍心看着我的脚步
如此之凌乱
没有什么比这更让人心酸
每次走在曲折的街上
我都要提醒自己
不管多醉多晚
一定要回家睡
更多的时候我都睡在街上
看上去
像条冻疆的野狗
我的心和酒瓶一样辽阔
岁月从嘴角流失
我就这么躺着
枕着块石头
在大街上或家门口
每个夜里
我头也不回地睡去
我的女人说我像截木头
夜幕
夜幕之下
我从新审视这座城市
我唯一想做的
在街边花园散步
踩着碎石子路
可爱的蚊虫
追逐着我的影子
家门从来就不能把我锁住
柔软的双人床不能
〈新闻联播〉也不能
街上酒鬼相互追逐
发生不可分割的关系
并牵着手
一齐呕吐不止
一群男男女女
被锁在花园更深处
同时被锁住的
还有我羞于说出的秘密
夜幕降临这座城市
拌着夜幕同时降临的
还有一些令人心碎的故事
树叶变得黯然
像一个发情的寡妇
等待男人的爱抚
多么空洞的夜晚啊
我爱我的女人
并为她脱去衣服
小狗天皇的生日礼物
墓草
外科医师
张医生
下班前
想了又想
今天是小狗天皇
一岁生日
该送些什么礼物呢
单身主义者
张医生
爱小狗胜过爱自己
火腿、鸡翅、猪耳、牛鞭
天皇早已吃腻
金鱼、知了、蚯蚓......
天皇近日吃厌
今天是宝贝的一岁生日
该送些什么礼物呢
下班后
狡黠的张医生
换掉天使服装
提一大饭盒----
当日切割掉的包茎
哼着生日快乐歌
回家去.....
我爱黄珊(1)
陈生
所以
我要不知羞耻得纠缠她
我的最大愿望是
在我90岁的时候
还能对黄珊
动手动脚
我想对我爱的黄珊
耍一辈子流氓
我爱黄珊(2)
如果这是一道菜
我想说说
我爱黄珊这道菜
的做法
具体如下:
先泡她
不是用水
使用时间和耐心
再加上点陈词滥调,让她慢慢发软
然后切她
不是用刀
使用我坚硬的身体或者虚弱的身体
再加上点防护措施,让她没有后顾之忧的快乐
再就是炒了
不是用锅
使用我们的床我们的房子我们的孩子
再加上点所谓感觉,让她幸福的前仰后合
我当然还要享用
这道精心制作的菜肴
我慢慢的吃着
直到我们的牙齿都吃的老掉
爱情×××
三焦
A.做爱的速度
就在今天下午
就在马路上
就在六十码的奔驰中
就在八十年代一句颓废的歌声中
我的耳机里进来了一些噪音
就在那个路口
一个女人在电磁波送来的信号中说
“我正在与一个男人做爱”
她显然忘了
就在此刻
我还爱着她
就在今天下午
就在这条马路上
我控制着摩托车的油门
穿过一根树枝
把一块疼痛的肉挂在那里
就在此刻
就在不远处
一个背着书包的女孩
赤脚趟过积水
我冲向她
残余的速度足以把一株桑树杀死
B.在黑暗中摸索着安全套
你是女人
我是男人
我们俩都有这种生理需要
可就是缺乏相应的激情
拉开的拉链又合上
unplug的吉他
停在喉咙深处
我起身开灯
打开一小瓶百威啤酒
我要操你
可就是缺乏激情
我要吸海洛英
我要杀人
我要放火
我要掐死一个最肥的人
我要强奸一百个女人
春天过去了又是夏天
我他妈的就是提不起精神
我关了灯
再一次在黑暗中摸索
无论你的肉体多么冰冷
我还能做些什么
我只能操你
C.我强壮得像一条狗
摩托车现在停在厨房
引擎熄火了还冒着白烟
我说
我们该谈点什么
接吻让嘴唇起泡
我们必须得谈点什么
哪怕是一件鸡零狗碎的事
锅子里是煮熟的面条
吃饱了
我们必须得谈点什么
D.你还是趁早从梦里滚开
夏天照例有它的蚊子
蚊子照例要吸我们的血
过了许多年
它照例记得这档事
天黑下来了
就这样
它总是记得要黑下来
它剥光我们的衣服
把我们摁倒在床上
它总是记得有个黄色节目
像个无聊的人
手里操着遥控器
锁定了频道
而当我们筋疲力竭地睡去
它照例记得
把频道换到一个陌生的地方
寂寞的人住在一楼
南人
从一楼窗口跳下去
我摔在地上
赶巧六层楼也有人跳下来
她跳得比我更远
声音也更响
大家慢慢聚拢来
将她围成个圆圈
把我圈在圈外
我从地上爬起来
拍拍屁股上的泥土
悄悄溜回屋子
夜幕还没有降临
鬼魂们已开始在床上做爱
2001/5/19
妓女之歌
——全世界的妓女们,联合起来!
现在我们就脱光身子
挺起乳房
在雪白的床上躺下
让拿着钱的男人排起长队
让他们等候
而我们齐声高唱:
"全世界的妓女们,联合起来!"
我们在过去惯于收割白色庄稼
放走软掉的麦杆
这次不行!
这次不行!!
我们已经联合起来
瞧我们的温床排列整齐
一条阴道就是一把镰刀
我们已把它磨利
几十条阴道就是一台雄伟的收割机
几十台收割机就是一支庞大的军队
嫖客为我们吹响号角
让我们起程
让我们战斗
我们从这里出发
我们举起闪亮的镰刀
收割鸡巴
收割男人
我们像愤怒的农妇
割下麦穗
砍断麦杆
把一大堆鸡巴扔进箩筐
我们将这些软掉的罗卜炖得稀烂
我们不吃
我们将它随同我们的贞操
在我们每个战斗过的地方
就地埋葬!
2001/5/7
国际歌
水水
全世界受苦的人
请到我怀里来
你们来吧
在我没有乳汁的时候
你们可以
一直哭下去
谶语
小时候
我对爷爷说
你不要死
不要死
要等到我的男朋友
现在,我和男朋友在一起
爷爷已经癌症晚期
我这才知道
男朋友
并不是什么遥远的事儿
煤油
徐江
有时会以为
这类东西彻底远了
比如小时
我在煤油灯下 看到自己
时时在墙上膨大的身影
还有全家
蜷在一起的温馨
去年底
我在北平街上
见到背瓦斯的大巴奔驰
据说这样环保
可在我出生前的二三十年
这情形却与石油落后
紧密相关
今天也只有在酒吧
才能见到温情的煤油灯了
那里收费昂贵
灯里却没有一滴油
这就像某一天 你兜里揣满了钱
却找不到孝敬的亲人
闪亮的灯光提醒我 过去能再现
却永不回来
枪声
在我此刻的国度
人们很少愿留意真实的枪声
作家们基本更热衷于五十年前
那里通常残酷 而又没有
现实的危险
电影也一样 歌偶尔例外
却从不因此流行
这就像今晚
在我家附近的市场上
有三把老式手枪在卖
一百八 一百六 一百六
“它们能响吗”
我呆头呆脑在问
“这是摆设”
另一个告诉我 还可以作打火机
城市灯火半明半暗
啊我都差点忘了
三个月前打车
的哥告诉我在另一个区
前晚警匪有枪战发生
这些报纸当然从不刊登
人们在失业的劫后酣眠
枪声总是小心地被橡皮擦去
不过我听见过真的枪声
与鞭炮无异
十几年
我不时会偶然想起
当初的恐惧已然褪色
被丢掉的还有另一些不堪回首的东西
我忘掉了它们
而忘掉又留给我新的恐惧
麦当娜的黑白插图
李小羊
麦当娜站在第四十九页
双手托住乳房
弯曲的手臂向上扬起
一对突兀的翅膀
沉重但性感
网状丝袜套着张开的双腿
踩住高跟鞋
翘起的臀部淹没在黑暗里
像座生根的肉体宫殿
只需一只手电
我就能轻易找到入口
可这不是一对一的想象
我的朋友大龙看过
陈苞也看过
要饶到背景里
得穿上雨衣和雨鞋
后面坐满了联想集团的成员
我得小心
精液如雨 呼吸声此起彼伏
衰老的和成熟的
变声期和童声
气流穿过病变肺叶的哨音
高中低音
我想离开
可心跳得象踢踏舞
这么多引擎已经启动
为什么还要离开
为什么不和大伙儿
回到快感如潮
蒙昧无知的混沌中
2001.5.18
生日
老鹰抱着西瓜
阿星和大麻偷了教室里的拖把棍
挑着两提啤酒
我推单车
曲靖晚上八点
我们走过市中心
前往城郊的农舍
2001.5.21
静夜思
邵勇
10年前的床前明月,
把阴影里的我交给她,
我纯洁,她警觉。
唉,静夜里,我还在朗诵,
霜终于落了下来:
又一个故乡的男性,
看见她白
用力的结果
夜林
再继续用力
我的笔
穿透了纸背
再继续用力
我的笔
穿透了脚背
再继续用力
我的笔
穿透了地球
穿透了地球下面
另一个人的脊背
那人打个冷颤说
我活的很好
不要把我身体里
干净的血
换成你的墨水
花都开了
张3R
花都开了,花都红了
粉红,大红,紫红,殷红
红的都不一样
红得和浇水的老园丁不一样
红得和自行车上的老女人反着红,对着红
花朵们反对她,嘲笑她
花朵们说,我红死你
老园丁善不善良
老园丁的水管冲得花朵沙沙响
花朵们奋力开,嘿嘿笑,痒痒
老园丁的水管弯着,腰像猫背奋力弯着
水那么急,腰再弯会不会折
老女人板着脸逃去了
她的脸多么黄啊,她的车轱辘多么脏啊
多干净的素裙子都掩饰不住她的慌张
花朵们喝着水,汩汩
太阳下山,红太阳下山
太阳走了,我们要在夜里睡着了红
王亮想要孩子
鲁力
王亮,有一天等你死了
躺在厕所的瓷砖上
我正要出门,口红、香水
打理一阵自己
又给你也化化妆
我把你化成笑的样子
把你套在阳具上的胶皮套
冲进马桶的下水道
那些胶皮套中的小蝌蚪
可以去追逐别的女人
月经排出的卵子了
让它们尽情媾和吧
说不定产生一个婴儿
被水老鼠喂养
王亮,你不是一直想要一个孩子吗
现在,机会终于来了
生命
父亲的自行车带着他八岁的女儿
那个父亲,上坡,流着汗
女儿在吃冰激凌
我站在门口望着他们
那个女儿一下子长大
但依然坐在父亲的自行车后面
舔着手指
冲我笑
我不明白她活那么大有什么意义
我不明白我,还在活着
我看见她在老,使劲在老
脱落了牙齿
而她年轻的父亲依然在前面蹬着
还是那么用力
自卑
我突然长了三个乳房
我怕王亮摸到
它在乳罩外面露着
像只粉红的小猪
老杨把我逼到床边上
我的阴户开始湿润
我想抓住什么
去砸老杨的头
我想喊王亮
我怕老杨也看到我的三个乳房
甜食
朱文
不理解有人喜欢吃甜食,
不理解有人喜欢结婚
不理解那群悲伤的人,
喝着丹麦最好的啤酒
不理解有人喜欢吃甜食却不发胖,
不理解有人喜欢结婚又要离婚
不理解那群悲伤的人,
内心已经绝望
不理解有人离不开甜食就像离不了婚,
不理解有人把婚姻当作一道甜食
不理解那群悲伤的人,内心全是
啤酒,杯中全是绝望
不理解甜食,不理解甜,
不理解结婚,不理解结
不理解那群悲伤的人,杯中全是
啤酒,内心全是绝望
不理解......
车祸
杨邪
先是耳鼻,不住地淌血
后来她想开口说话
于是更多的鲜血
从她的口中,涌出……
这是个过分漂亮的女人
哪怕血污狼藉
脸蛋还是这么生动娇媚
而紧身的花格子西装,花格子短裙
而仍然完好无损的青灰色丝袜
而两只黑亮的方头时装鞋,仍然穿在她的脚上
——只是,她那别致的坤包
甩在了三米之外
而她那辆雪白的轻骑,仆倒得,更远
而那猥琐的出租司机
面无人色地钻出他的红色桑塔纳
慌得只知道,跑去捡那只坤包
一边反复绝望地哀嚎:“太快了——
她真的是太快了,我怎么也来不及……”
而当围观的人群还未合拢之前
差点儿也成了主角的我,在街心
陀螺般转了几圈,然后跳过去
惊魂未定的抱起了她——
而我听到了两个互相激烈追逐的心跳
同时闻到了血腥和血腥中的芳香
“我来不及,真的来不及了
……我要给我女儿喂奶,她饿呀……
她哭得好凶呢,她嚷着要我,要吃奶……”
——这是她芬芳的一句话,好像是说给我听的
而这是她留下的最后一句话,如兰吐气中
我目睹了她的粉红色的美丽胸脯——
她鼓胀的胸口无声息地崩落了
紧身花格子西装的,第一枚纽扣……
2001.4.7
新月勾住了寂寞的北窗
李亚伟
我飞得更高,超过了自己的无知
看见几只秋后的蚂蚱住在圆月里对着岁月不住地哼哼
我知道三文鱼还在深海里等我,等到夏夜
外星人侧着倜傥的身影写完最孤独的绝句
带着头盔,压低了呻吟声,去嘀哒着的蓝宝石里喝酒
海面飘来的新月就勾住我寂寞的北窗照个不停
直照到雷洲半岛前一只海马停下来读我手抄的诗
水生物们用隔世之音朗读李哥的格言,海南岛也听到了,寂寞然后羞红了脸
我想起多年前的地球上,有一个地方叫北京城
我在城被穿来梭去像减肥药推销员,我象是东北来的郭哥
我在一群业余政客们中间闻到了楼梯间寂寞的黑眼睛的香气
我毫不在意社会上偶尔露头的平胸粉黛
我在意的是爱?是钱?是酒?告诉我呵
在人间盖楼的四川亲兄弟民工,人生到底是在哪条路上颠沛流离?
2001/4
夏日远海
螃蟹横爬着越过空旷的海滩,然后在棕榈下沉默
她想用很多只手抱着你到海湾最深的石洞里去做爱
天边的月牙正把最寂寞的那只银角伸向对面的半岛
龙虾在海底转弯,在寂寞中转很大的弯,我想起故国——
我的来处,你是否看见有两个兄弟正坐在忘川上喝酒?
2001/4
温暖的家乡
野狼
在西安
我进了一回桑拿
小姐年轻漂亮
我立刻选中了她
快要射精时
她说她是东北人
我一惊
便泄了
我告诉她
我也是东北人
通过你的阴道
我好像又回到了
温暖的家乡
她也激动地说:
我也同样
通过你
我就好像喝到了咱家乡的
水
2001/5/17/于西安
提着棍子的男人
申好波
在诗中
曾有过这样一句话:
我也是一个
提着棍子的男人呀!
这是他几乎所有的诗歌中
最有份量的一句
是啊!
男人的这根棍子虽短
但他的确代表了
男人的全部
2001/5/19/
关于乳房的一首诗
沈浩波
这一辈子
我都在寻找一对乳房
我见过沉默着的
它们被包裹在
一对对乳罩下面
它们不说话
但我看得见它们的呼吸
我也见过兴奋着的
它们就在T恤或者睡衣底下
风或者丝绸的摩擦
使它们挺得更高
晃荡得更厉害
我把乳罩、T恤或者睡衣
一一剥除
小得令人心疼的乳房
嫩红的乳头
肥大而浑圆的乳房
两圈暗黑的乳晕
柔软得如同面团似的乳房
时光会将它彻底毁掉
也有漂亮的
尤物般的乳房
长在一个骄傲的公主身上
2001/5/13
一个女人的午夜场
--写给我的朋友C
一个女人的午夜
有时也会如集市般热闹
来赶集的人都有充分的理由
他们爱你
他们要把你
从这混乱的生活中营救出去
他们在半夜砸你的门
一个绵羊般的男人
眼里喷射出公牛的怒火
他要把你从凌乱的被褥中拉出去
他痛哭,怒你不争
而另一个在电话里诉说衷肠的男人
正提着酒瓶
骑在10层楼的窗户上
他当然不会真的跳下
他只是想告诉你
为爱而死是多么容易
他们要你像他们爱你一样去爱他们
他们刚刚还在你的身上
赞美你的乳房
一爬起来
就耷拉着阳具向你求婚
他们拿出车子、房契、鲜花
还有炒菜的功夫,以及寻死觅活的精神
一个女人的午夜
她的腹背都承受着爱
而离她不远
另一个女人
正在为失去爱情而诅咒天气
2001/5/26
新作发表
敲碎地球
但影
站在
二十一世纪的大门口
唯一要干的事是:
举起我们的手
把这地球 一块一块地敲碎
再把那一堆堆厚厚的散碎尘土盛起
用飞机载向蓝蓝的高空
迎万里高空
让我们抓起一把把尘土
漫天飞洒
飞它个人间雾茫茫
鸟茫茫
你茫茫
我茫茫
送正离去的人们
最是你两脚一蹬
像最优秀的射手样
把这地球当了一粒足球
射向了更旷美的球门——浩渺银河
区别
范漠雨
有一天
苏联女钢琴家尤金娜收到二万卢布
这是伟大领袖特意派人送来的
附信说 自己是她热心的听众
尤金娜收下钱后
给斯大林回了一封信
她在信中说 我将为你祈祷
求主原谅你在人民和国家面前犯下的大罪
主是仁慈的 他一定会宽恕你的
我把你的钱捐给了教会
这时我想 这个外国女人疯了吗
她怎么不感激涕零呢
课本
小学课本里
两位伟人握着手
一样的灰色中山装
一样的大背头
老英明领袖说
你办事 我放心
他慈祥的笑容
还挂在天安门上
小学课本已经
换了
抑郁症
阿丝
该笑的时候笑
该哭的时候
我哭
该聊天的时候
我告诉你
我得了
抑郁症
呵呵
你瞧把你给笑的
好象我讲了个天大的笑话刚
2001/5/9
艺术之夜
魔头贝贝
在五楼的画室我们喝酒。
我,王永平,老丁。
突然响起敲门声。王军来了。
在五楼的画室我们继续喝酒。
我涨得
难受
到阳台
撒尿。
一抬头。月亮出来了。
老丁差不多了。
我的话也越来越多了。
拿我的手机,他打给
“大众美发屋”。
拨了几遍号码才对了。
在五楼的画室我们喝酒。
我涨得
难受
到阳台
撒尿。
往下看。一个人影都他妈没毬了。
在五楼的画室我们喝酒。
我,王永平,王军,老丁。
我们谈诗。
我们谈音乐。“墙”。“嚎叫”。
而金斯伯格死了而涅磐
早自杀了。这时候突然
响起敲门声。小姐来了。
2001.4.20.
瘦子小初的一泡长尿
张稀稀
瘦子小初为了向寝室里的人
证明
他的肾
并不象人们谈论的那样
虚弱无能
半夜三更的时候
他特地从床上爬起
于黑暗中
撒了一泡长尿
一些撒到了寝室内的尿桶里
哗啦哗啦的。。。
一些撒到了尿桶外的水泥地面上
噼啪噼啪的。。。
2001510
在城市的高处
和三个朋友坐在十三楼的餐厅里
除了吃饭,更多的是想
在高处看看城市
夕阳浓烈
普照之下
依然是灰蒙蒙的城市:
街道,楼顶,蚂蚁一样的人群
只有一处闪着金光
那是条湖
就象挂在水泥墙上的镜子
跳河自尽的人们
每晚夜阑人静的时候会和和天空对视吧
湖底的鱼
是不是也和城市的人流一样匆忙
还有另外一些事物吸引我们
在水上
在城市之上
在五星级的餐厅之上
十七岁的女服务生
在忙碌的闲暇时
用瘦小细长的胳膊
托着望远镜
她的嘴角挂着微笑
小女孩的后面
一群酒醉了的人
正朝着自己家的方向指点
200153
其实不能哭
何殇
夜充分调度我的困兽情结引发泪源
如果不是一个特定的背景
我会坚决抵制这种小女人般的悲剧效应
既然我拒绝成熟
就不能刻意伪装成男人
我只找到一只拖鞋
在城市这种不真实的夜晚
孤独是最不能容忍的
好象天生只能做一个小私有者
没有精神贵族的故意漠然
更做不出流氓无产者的洒脱
其实不能哭,尤其是夜里
一支香烟一杯开水一叠稿纸就
足以捱过一个夜,为什么要
用泪眼婆娑解决问题
关于这点,我一直没想通
我不是还要闹革命吗,但
夜里我几乎成了一个软弱者
象一个没用的老人
我和我的椅子
晶晶白骨精
我决定站起来
我站起来
那把椅子的位置
没有变
它比我好
比我能保持沉默
如果它没有痛苦
一定也没有
幸福
刚才我还坐着
现在却坚持站着
尽管有点累
我想说
你不是一把
可以坐的椅子
可是你的沉默
告诉我
你是
2001.5.6
儿子刘浪
刘春
他把石子一块一块搬开,要收养
一窝小蚂蚁,因为幼稚园阿姨说“要有爱心”
他管飞机叫“天鹅的妈妈”
至于什么是天鹅,——“麻雀的妈妈呗!”
他如此炫耀自己的学识
萤火虫已积够了五只,和他的年龄
正好相当,在空空荡荡的瓶子里
飞来飞去,像他终将面对的世界
广阔、繁华、四周有看不见的墙壁
“猫和老鼠”是他的至爱,为此他声称
拒绝今后所有不合时宜的晚餐
一只弱势的小动物屡屡捉弄它的天敌
这过程让他呵呵直乐,却让他的母亲暗自担忧:
生活是否真的如此诗意?
令人恼怒的是他还精通爱情
我和妻子的小小的亲热被他撞见
他会老气横秋地鼓励我们“再来一个”
而关于这“一个”,他有个形象比喻:“吃口水”
其实他不够刁钻,一个五岁的小孩
玩出的花样终归有限
可他时常担忧我们会把他“卖掉”
“还有什么能比你们可爱的独生儿子更值得怜爱呢?”
蜡笔小新只说过一次的话,如今
已泛滥成他的口头禅
他当然有很“酷”的时候,比如
遇见我的上司他从来不打招呼
他讨厌那个胖子,“因为他认得很多阿姨”
(那个月我的奖金无缘无故被降了一档)
从某个角度说,我认为他可以做我的老师
2001年5月4日下午3时
一匹健壮的狼
纤维
一支毛笔
曾经
是一匹健壮的狼
说它健壮是因为
一个晚上
它糟蹋了
10多张上好的宣纸
一匹健壮的狼
倒在血泊里
后来
顺着毛
淌出黑色墨汁儿
2001.5.4
一只铁了心的狼
荒野还是笼子?
这是一个问题。
一只铁了心的狼
总有办法逃出笼子
逃出笼子的狼
面临一个很细节的问题
怎么横穿人行道?
红灯,像火
绿灯像爱人的眼睛
狼朝着爱人猛扑过去..
午夜,司机看见
一条湿淋淋的狗——
狗边跑边回忆:
自己住过笼子
吃过活鸡
还有活兔子
饲养员不是美女但很温顺
在坚定了自己狼的身份后
那狗,跑得更加起劲儿
天亮前
荒野就在城市的边缘。
2001.5.4
观众
崔恕
我该砸碎镜子
你那么沉醉
我不该东张西望
我该尽力的配合你
所有的表情
虚张声势
为这场交合
呐喊助威
你的衣服
堆在沙发上
像另一个人坐着
看我们演戏
墙
木桦
一个男人紧紧倚着墙
高大的灰墙
也可以作为他吸烟的背景
烟雾弥绕,他的手
正插在泥土里
像转井的转头。泥土纷飞
墙那边是一座平房
一个端盆的老女人
开门,泼水,然后把门狠狠关上
她总是这样
开门,泼水,然后关门
我站在高楼上俯视这些
此刻,我仿佛看见了
两个骨架在瞬间的静止
然后又分离
正午阳光下的小县城
小引
这是一座小县城
客车总在第二天正午
突然到来
我站在二楼的阳台上,抽烟或发呆
这的确是座小县城
在1990年的春天
它四面环山,安静异常
而小米就在楼下的阴影里
吃着槟榔,歌唱
往前,县城的中学
空空荡荡,在正午的阳光下
小米抬起头
看看一动不动的,五星红旗,和我
街道躺在那里
狭窄悠长
收音机里放着老歌
你这——就跟我走吧
跟我走
小米也在阴影里低声地唱啊
这就是属于我们的
最后一个正午啦
我伏下身子
我朝向她,朝向黄色的尘土,飞扬
这个县城里
此刻安静异常
而我们一直在这样生活
小米和我,在夜里,相对无言
带栏杆的楼廊
除了我们,不会有别人的
小煤炉总在烧着,一叠蜂窝煤
收音机总在唱着,最后一枪
而过路的客车,小米抱着我轻声唱
明天才到,明天到
风就刮起来了
我什么话都没有说
我在我的诗歌里这样写到
2001/5/23于珞珈山
女人
张肆
红色的女人蓝色的裤子你来到我的面前我给你脸色
你给我勾引的欲并带走我释放的权利
你告诉我你知道么不要总给我电话我和别人在一起不方便
你穿三十七码的大鞋一步一步的从我的脚开始向上走
今天下午你走着走着就把我的鸡巴给踹了
野生动物园
杨克
再大的牢笼也是牢笼
这座 模范监狱
拥有最伟大的权利:放风
那时节
马戏团所有的演员
载歌载舞
大象的时间和蚂蚁的时间
一律遵守它们的上帝
人类的时间
它们的每一颗牙齿
都安上了窃听器
屁股光秃的老猴子
整日晃荡它的生殖器
它的自由
不过是不穿裤子
兽性大发的东北虎
扑向瑟瑟发抖的小公鸡
——它的早餐
森林之王的面具下 被驱赶的奴隶
就像角斗士
在众人的喝采中表演
追思往日,在森林深处
也混合着今日的悲伤
管理员为生灵们描绘了
取消货币和丛林觅食的好处
他得意洋洋地告诉他的子民
这就是天国
曾经有鹦鹉学舌
抗议本座人性监狱惨无兽道
它的长啜
当天就被老鹰穿孔上锁
当那头成功越狱的黑豹
窜过城市的裤裆
找不到栖身的树洞
又一次惨死在汽车轮下
在这个人满为患的世界
再没有什么庇护所
比牢房安全
翻阅历史
朱剑
有一个老头
一直病着
一直有人给他看病
一直有人为他端屎端尿
他也一直没好过
现在轮到我了
不做奴仆
即为良医
拿我
几十斤的肉身
几十年的光阴
去填
千年深的黑洞
叫春之夜
同样的不眠之夜
同样的相思之苦
在猫的叫春声
与我的奋笔写诗之中
我深深体会到了
人的尊严以及
做人的优越感
我的内心起伏
朱白
我不喜欢色鬼
我喜欢在欢愉气氛下的恋爱
我不用担心也不用偷偷摸摸
我时常忧郁也时常开心(当我内心发生时常性变化的时候)
这两种时候都有十分忘情的时候
就是那种真的进入了状态
忧郁的时候我尽量装作不开心
这个时候我不会去骗人
就象散步的时候不会闲绕远
开心的时候我尽量装作不忧郁
这个时候我会很小心
就象得冠军站在奖台上时一定要微微地笑
在危险发生的时候
我更恐惧自己的内心
这时我便知道一切恐惧来源于恐惧
在百无聊赖的时候
我常常会发生变态的微笑
在一瞬间,这让我着迷
2001.4.26
天桥上
花枪
小姐,你出没天桥上
桥下人来人往,车来车往
各种物体在你下面穿行
你多么不懂得含蓄
“先生,打不打炮?”
变味了的四川口音
听上去软绵绵的
舒服极了
你当然感觉不到
头顶有一轮月亮
高高挂在空中
月亮是一面重圆的破镜
普照这座南方城市
愈打扮愈暧昧
你像一团过期的牛奶
黑夜是从你身体里流出来的
亲爱的小姐
我们要做成一笔不签合同的交易
我们都站在天桥上
手够不到天
脚不着地
2001/5/10
成的语
欧阳昱 (澳大利亚)
在一个语塞的夜不成寐
我骑着一匹黔驴
寻找后现代的唱本
中午我吃了一个完蛋
下午我抛弃了累卵
晚上我割了一块pigs might fly的肉
在我用膳的餐馆里
素不相识的人都不吃素
鸡也都不是茅店月下来的
多少事从来都不急
从前急了会跳墙的狗
如今都成走狗
在人啊人的前后遛
至于说性猫sex cat
只只都是好花常开
与色狼sex wolf
秋波共长天一色
张扬的旗和敲打的鼓
都很相当
踩鸡东床下
酷然见蓝衫
烂衫?
管她什么珊
逮住老叔的就是好猫
人生不满100
长喝1000岁酒
莫等闲黑了老年头
醉翁之意不在9
在乎三八之间
玩文字游戏?
岂有此狗不理
知识就是利亮
民间是个大染缸
原创原创圆房圆房
来一个弟子开一个作坊
大师大师大屎大屎
楼上请
打炮二十块钱一个
二十年后又是一个好诗人
用白眼睛
寻找黑光明
低鸟尽
坏弓藏
愚蠢的兔子永不死
蜡炬成灰累死了
8千里路云和太阳
照得人心惶惶眼晃晃
回头草要吃好马
兔子要吃窝边
开放开放开涮开涮
涮什么涮
涮过了别人涮自己
涮完了羊肉涮羊头
再涮狗肉和肌肉
立场就是力量
站错了对站过来就是
都是红卫兵老将
大家彼此彼此娘西皮
哥们哥们割了就成
沉舟侧畔无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秋
过冬的时候
暖气烧得太热
人老了也没法学叶芝在炉边打盹
活到老
日到老
这个时代把你怎么了
都这么一副温情脉脉的小无产阶级情调
诗坛是个什么东西
诗人又都是些什么东西
东西冲突互相接轨
大家全是2相情愿
梦里不知身是客
2饷贪欢
二十一世纪
不就是
日食一只鸡
食鸡食鸡拾姬拾姬
拾级而上
高畜不胜寒
天生一个仙人洞
无限风流在
玩死你
李万机
日穷黔驴
日日新
狗日新
狗且偷生
人何以堪
酒鬼
封原
也许只有等父亲死去以后
戒酒才会变得比喝酒更加容易
在年轻的母亲面前
父亲会因过分地放荡
而局促 从酒杯中
他总能找到爱情之外的兴奋
渐渐地,母亲的容颜变得比一次大醉
更遥远
这些年来
我被父亲遗忘在角落里
独自玩着他喝剩的酒瓶
倾听他和母亲与酒无关的争吵
学会在各种混乱的情况下
保持沉默 而父亲
累积了三十年的醉话后
也无法向我吐露出一段
酒的真相
我冷笑着
看父亲一次又一次地
在醉后睡去
死亡才是最终的选择
除了更深的孤独之外
一切都将变得那样容易
三张北京市出租汽车专用发票
恶鸟
单位:0491
电话:63403123
车号:京 B-E0326
证号:000000
日期:2001-04-22
上车:02:46
下车:02:54
单价:1.92
里程:4.7
等候:00:00:59
状态:1
金额:¥15.00
先是在绿叶餐厅吃饭,然后大家
去“开心乐园”听现场,一共5支乐队
入场时手背上被扣了个红戳
散场时 红还在
许多啤酒被消费掉
许多声音被消费掉
凌晨2:54分,我得到第一张
北京市出租汽车专用发票
第二张其实是两张
(两张连在了一起)
我和小弟打车去温泉医院
拿片子(他在那里住过两次急诊
照了三张片子)
回去打的是同一辆车
单位:0357
电话:63569588
车号:京 B-83837
证号:(空缺)
日期:2001-04-25
上车:15:35(16:09)
下车:16:01(16:34)
单价:1.80
里程:15.3(16.6)
等候:00:04:40(00:01:25)
状态:0
金额:¥25.00(¥27.00)
沿途看到很多树
还聊到朱文和李红旗什么的
医生下班早
我们没有拿到片子
第三张的油墨有些暗
单位:似乎是0096
电话:63741888
车号:京 B-79304
证号:(空缺)
日期:2001-04-25
上车:22:14
下车:22:25
单价:(看不清)
里程:4.7
等候:00:04:11
状态:1
金额:¥12.00
在当代商城6楼吃火锅的时候
我女朋友的女朋友的湖北男朋友
吃了有生以来的第一瓣生蒜
2001/4/30
在夜色中留连
胡蔚中
夜色像一张浮动的虎皮
我怀缠着一颗野兽的心脏
听任饥饿的风
在两边的行道树上霍霍掠行
你的目光,仿佛是欲燃的鞭炮
霓虹灯的汪洋大海中
你的呼吸,带动酥胸的起伏
向我欲倾的身体掩盖过来
我深藏于出车内,像一粒虫子
浮游在光影的流线之上
多媒体的大街,声色俱全
血红的莆萄酒
让我燃烧,让我飞扬
让我觉得那个该死的身体
渐成了累赘!
00、02、03
过去的事情
黄海
这是一堵干净的墙
我在面对它
一个杯子就在桌上
颜色是白的
盛满了水
昨夜,她一个人坐在那里
她在想,现在的我
干了些什么事情
彻夜不归
这是为什么呢
她想。这些年
她总是习惯把手放在
我的胸前
而昨夜,她的手抓住了
一杯水
茶还凉在那儿
昨夜,她也许还看了会儿影碟
我看见电脑里
她留给我的信
她说,影片里
那两个人亲热的镜头
她握紧杯子颤抖
想哭。
昨夜,我睡在
一个朋友的家里
呕吐,酒味
我不断地翻过身去
一抬腿,就落空了
心里不是滋味
我总觉得两个人
睡在一张床
把手搭在
她的小肚上
感到还是实在
即使不睡觉
即使不做爱
我也可以吻吻她
让两个人的生活
很快生动起来
2001.5.24
狱中诗——这也是人?
戴华
尊敬的看守人
您不是警察叔叔
您也不愿给我一点水喝吗?
如果我躺在破烂的长凳上
人们就会觉得索然无味
如果我不试着乞讨一点东西
怎样显示铁栏外
人们的高贵?
请给我点水喝
请给我根烟抽
请给我一个馒头
这里没有“严禁喂食”的标示
尊敬的人们,我不知道
我会怎样感谢你们
你们围上来看我
闻我的尿骚味,而我
只是怎样的一个贱货!
这里不是西直门外
这里甚至都不用买票
诗人说话
事件杨邪
涂灰
1989年第一期《西北军事文学》里,有一首题为《树上飞落两只黑鸟》的诗,我想有必要先把它抄录在这儿:
一棵老树上
飞落一只黑鸟
树枝上下抖动
又一只黑鸟飞过枝头
落上另一枝头
我看着它们那种
在空中跳动的可怕姿势
突然产生
想把手中的杯子
砰然置地
我又被我的这种想法
震惊
然而我仍在喝水
看着那两只长尾巴的黑鸟
我想等我喝完水
它们就会飞走了
然而它们突然就飞走了
当然,这不是杨邪的诗,而是一个叫杨春的人的诗。我把这首诗抄录在这儿,是因为我要说出一个小小的秘密——一个除了我之外,杨邪再也没曾向第二个人泄露过的小小的秘密——1990年的春节那天下午,杨邪在读这一期《西北军事文学》里的黑压压的一大片诗作,他读了韩东黄灿然翟永明柯平罗巴等等之后,当读到杨春的这首《树上飞落两只黑鸟》时,忽然就萌生了要写一首诗的冲动——那个时候他住在乡下老家,他把那本杂志放在窗前的桌子上,拉开窗帘就看见了菜园,菜园外连着就是一望无际的田畴,他的视野里没有树,他想,就写窗外这台阶飞落了两只鸟吧,于是立即拿起纸和笔,毫不犹豫地写开了:
两只雀儿
先后飘然落在石阶
忘形地踱步
我隔了窗屏息敛神
不染丝埃的洁净石阶上
这双小生灵
无忧无郁地踱着
欢快地踱着
仿佛 忘却了自身
乃至身外的一切
我静静伫立
暂且
融入这物外的超然中
无忧无郁地踱步
欢快地踱步
渐渐忘形 忘却一切
——而陡的,它们
一声惊鸣
……世界
止剩石阶 止剩
先前的阒寂……
这首题为《两只雀儿》的诗,就是杨邪的第一首诗。我之所以接着把杨邪的这一首处女作抄录在这儿,不是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说它勉强还能算得上是一首挺不错的诗,而是因为我想说,它曾经给了我诸多的启示:其一,几乎在一开始,杨邪就不是习惯去“摹仿”而是习惯被“启发”的;其二,几乎在一开始,杨邪就不是一个循规蹈矩者而是一个携带“破坏”欲望的危险分子;其三,几乎在一开始,杨邪就不是“抒情”而是倾心于不动声色的“叙事”的。
显然,一个习惯于把“摹仿”当做“创作”的人和一个循规蹈矩者,都成不了真正意义上的诗人。
但是一个不愿意“抒情”而只愿意“叙事”的诗人可不可以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诗人呢?
我要在这里说,如果不是杨邪,如果我没有读过杨邪的几乎所有的诗作,我一定会认为,“叙事”绝对不可能是一个诗人的方式,而一个以“叙事”为惟一方式的诗人是不存在的,即使存在,那也是一件非常荒谬的事。
然而杨邪恰恰正是一个以“叙事”为惟一方式的诗人。从1990年开始,从这首《两只雀儿》开始,杨邪十年如一日地写着他的“叙事”的诗,并且有一个邪乎的问题——就像这首《两只雀儿》,“杨记”的“叙事”的诗总有一个特点:每一首诗非但都是一个完整的“事件”,而且这个完整的“事件”一定都是“线性”的——他在“叙事”的时候,几乎不屑于采用“倒叙”、“插叙”、“补叙”和“分叙”,他只用最基本最原始的一种:“顺叙”。
十多行的《一瞬》、《交流》是“顺叙”,近百行或百余行的《有关更换一个煤球的方法及其他》、《老头子布什》、《在午夜翻读一些诗篇》、《进城的乡村诗人》和《爱上林忆莲》,他也照样“顺叙”不误。
众所周知,作为一种表达方式的“叙述”(“叙事”应该更狭窄,它只是对“事”的“叙述”)——尤其是“顺叙”,它无疑会给诗带来诸多的问题:譬如繁琐、譬如平白、譬如张力的殆失和抒情的消解等等。而热衷于“叙事”、热衷于“顺叙”的杨邪,他是如何来解决这些棘手问题的?
多年来,我只看到了一个更邪乎的杨邪——他的方法不是“解决”,而是“雪上加霜”:譬如《削吃一只苹果》、《一个语词》、《百无聊赖的夜晚》、《1995年1月3日:候机》、《1995年5月5日》和《堕落,或者坠落》的“繁琐”,譬如《有关更换一个煤球的方法及其他》、《老头子布什》、《爱上林忆莲》、《肉包子》和《现场》的“平白”,简直是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曾经有一次,我向杨邪指出他的类似于玩火的冒险。
可是他说,这是置之于死地而后生。
我说,为什么每一首诗都要写得那么满那么实?
他说,为什么不可以?
我说,诗就像中国画,必须讲究留白。
他说,“计白当黑”可以,为什么不可以试试“计黑当白”?中国画要留白,那么油画呢?
我有点生气,说,知道什么叫“张力”吗?“张力”就是一根两端被用力往外拉扯而绷紧的绳子!
他也有点激动,说,难道“张力”就不可以是一根两端被用力往外拉扯而没有绷紧的绳子——它看起来是松弛的,而从某种意义上说却是绷紧了的?
曾经又有一次,我对杨邪说,一个做走钢丝表演的人,是很容易掉下来的。
而他的回答是,他不是一个做走钢丝表演的人,如果是,他也决不会掉下来,除非钢丝突然断了。
——我知道,他这是在故意说一些有违常规的话,因为他肯定知道,钢丝是不会突然断了的,走钢丝表演的人突然掉下来却是常有的事。
有时候杨邪就是这样一个强词夺理和固执己见的人。
他写过一篇叫作《发现诗意》的创作谈,他说:
……我要发现的诗意,其实在那么多正统诗人正统评论家正统编辑和正统读者眼里,简直是胡闹,而蕴涵了我这种“诗意”的诗,则分明是浑水摸鱼企图鱼目混珠的“伪诗”,是正统诗歌田园里的“毒草”了!
是啊,这样的诗可真的是“伪诗”和“毒草”——现在我自编了一部诗集,我为这部诗集取了一个我特别心爱和特别痛快的书名,它就叫《伪诗》——我也觉得,那些愿意发表蕴涵了我这种“诗意”的诗作的报刊编辑,打一个不雅的比喻,真的无异于是他们让我在他(她)家铺了纯毛地毯的客厅里堂而皇之地撒尿了!——在此我还想把这个不雅的比喻再继续下去:我觉得,我应该敬重那些让我在他(她)家客厅里撒尿的编辑,哪怕他们是出于怂恿或者赞赏、情愿或者宽容,哪怕他们是出于不小心。
因为我有一个伟大的理由,这就是:在客厅的纯毛地毯上撒尿是艺术,而在卫生间的抽水马桶里撒尿还仅只是生活!
真的,我要说,在现代生活中发现我要发现的诗意,这的的确确是一件非常美妙的事,对于我来说,如果非要说天底下会有两件非常美妙的事,那么除了发现诗意这一件之外,另外剩下的一件,我想一定还会是——发现诗意。
他还写过一篇叫作《破坏小说》的创作谈——忘了提及,多年来,杨邪在写诗的同时,一直在写他的小说,而且他花在小说上的精力恐怕要比花在诗上的精力多得多——他说:
我想,当我第一脚踏进这块贴着“小说”标签的田园时,我就已经开始是一个图谋不轨的破坏者了。
一篇小说,它可不可以不去讲一个如何生动的故事,而让故事退居到次要和从属的地位,甚至干脆把故事取消掉?
一篇小说,它可不可以不去刻画人物形象,而只制造模糊、平面的人物,甚至干脆把人物从小说中抽走?
一篇小说,它可不可以不去营造环境,而使得故事和人物失去载体?
还有,决定一篇小说成败的是细节,如果一篇小说它缺乏一个个饱满的细节的支撑,那么它的故事就会变得枯燥无味,它的人物就会变得干瘪,它的环境就会变得呆板窒闷。然而一篇严重缺乏细节支撑的小说,它是不是另外存在着成立的可能和理由?
一直以来,在我的内心,经常要萌生这么一个偏执的想法——为什么一篇小说可以这样写,而不可以那样写?……
我想,这的确不是一般的强词夺理和固执己见了!
在这篇不求章法的即兴的性情文章的最后,作为杨邪的一个最知心的朋友和一个最了解他的朋友,我要说出我最想说的一句话:杨邪是一个外表带着九分谦卑和内心怀了六分自信三分狂傲的百分之百的极端分子,无论是在对诗意的发掘上还是在对诗意的表达上,他一直都在企图做一种南辕北辙式的建设——虽然自始至终,我对一个以“叙事”为惟一方式的诗人的存在保留我的怀疑,但是他又分明确确实实正在使一个以“叙事”为惟一方式的诗人渐渐成为可能。还有一句话是杨邪自己说的——“我是一个破坏分子,但我走进森林时带去了三样东西:巨斧、铁锹和一种你们绝对叫不出名字的树苗……”
2001.5.5
一些旧事和老观点:《诗选刊》答问录
侯 马
1、请问您是什么时候开始诗创作的?是什么触动了您的创作灵感,您对您的处女作是否满意?
我上大学时不事张扬地写过一些诗,其中几首被收入了学生作品集,那么我为什么坚持认为自己是1989年,也就是大学毕业后开始创作的呢?那是因为一直到89年,当我的诗友们星散祖国各地,我孤零零地置身于一种真实的生活之中时,我才真切地感受到了一种我渴望的不一样的诗歌的可能,几乎就在下笔的同时,我达到了我创作的高度:走上这条路,是生活和艺术的双重自觉。在《抒情导致一首诗的失败》一文中,我是这样解释这个突然中断后的开始或转折的:鬼使神差。那么对《诗选刊》的这第一个问题,我再一次意识到,对一个自觉的诗人,不是那一个灵感,而是一树灵感的风(食指语),长吹他直至生命的那一头。这棵树意味着时代的选择和个人的承担。
因此,我把《那只公鸡》、《吃杏的姑娘》、《削苹果的女郎》视为我的处女作,尽管他们绝对不是我第一首作品(我是否可以把高中时献给海迪姐姐的诗算处女作?)。但他们是我真实表达的开始。大学刚毕业那会我们有点像刚断奶的婴儿,时不时缠一下乳房,隔三差五就回母校去温一下梦。有一次我和徐江去看他的天津女老乡王薇。王薇是教育系的,低我们一级。我跟徐江是大二时认识她的。那时新生搞演讲,我俩是评委。王薇迥异于其他新生的得意洋洋和天真幼稚,她相当真实而又勇敢地表达了一连串的苦闷和疑惑,使我刮目相看,记住了这个胖乎乎的女生。毕业后有一天黄昏,我跟徐江聊到了她,我们说去看看吧,有了社会身份的人似乎持了勇气的护照,我们俩敲响了女生宿舍的门。真让人恍然如梦,三年不见,王薇出奇的高挑瘦削,落落大方,有点像军艺的知识分子。我们聊了很多,但我没记住内容。我从小到大吃水果都是在裤子上抹抹泥开口就咬,那天竟然吃了王薇一个削了皮的苹果。这还是第一次有人给我削苹果。她手执利刃,在黄昏,屠宰着什么……这就是《削苹果的女郎》的由来,我所说的每首诗背后都有一个故事之谓也。
2、您最近读什么书?这些书对您创作的影响是不是很大?
我出生在一个普通的知识分子家庭,在文革期间度过童年,由于对繁重家务的痛恨,从小养成了手不释卷的习惯。读书成了我逃避洗碗、做饭、喂鸡……的方式,对此,哥哥、弟弟十分恼火,但他们也像爸爸、妈妈一样容忍了我。我的这个习惯保持至今,我的床头、案头、随身提包里永远有书。我小时候读书就是囫囵吞枣,不求甚解,现在也还是这样。九二年我住苏州胡同时读《追忆似水年华》,十分叹服,心醉神迷,我对傅琼讲:“读完普鲁斯特,我会成大师的。”但我还是没读完。我闻到了他的气息,可以了。我喜欢的书以社科为主,无非文学艺术、政治法律等等,自然科学方面对生物、环境类感兴趣。日前在读的书是《一个啤酒主义者的自白》(重温,狗子著)、《世界摄影大师对话录》(法兰克·霍瓦)、《南方与北方—伊丽莎白·毕肖普诗歌与传记》(蔡天新著译)、《以学术为业和以政治为业》(韦伯)。一般来说,畅销书我不主动去读,除非有三个我信赖的好友推荐,一个信赖的好友推荐三遍也可以。就这样也还是上了不少当。
读书构成写作的重要基础,是在人与宇宙的观念方面,在审美趣味的培养方面,在掌握情况整合信息方面而言的,但是写诗不是写读后感,过去诗歌先于书本存在;今天,诗歌也不依赖于任何一本书。
3、最近几年的中国新诗,您对哪一首(或哪几首)印象最深?
我在去年应一家“九十年代汉语诗歌论坛”之邀,列举了我认为的九十年代二十首杰作,它们是《在精神病院等人》、《感恩的酒鬼》、《结结巴巴》(伊沙)、《我与太阳之间隔着一个你》(严力)、《零档案》、《对一只乌鸦的命名》(于坚)、《在精神病院》(食指)、《甲乙》、《小姐》(韩东)、《一生》(宋晓贤)、《中国专利》(贾薇)、《自由宣言》(阿坚,长诗)、《守夜人》、《苦海》(余怒)、《雁雀》、《冬雨》(徐江)、《单独者》(树才)、《无题》(潞潞)、《他们不得不走大堤上走回去》(朱文)、《玻璃》(梁晓明)。这些诗无论是初读还是反复吟咏,无不使我赞赏,给人印象极深。一年过去了,就新的阅读范围,我再补充以下十首:尹丽川《今天上午》、《爱情故事》、多多《居民》、伊沙《母亲的临终遗言》、徐江《世界》、《自由》、沈浩波《一个女人的两次日记》、唐欣《国庆节》、王家新《第四十二个夏季》、晶晶白骨精《手枪》。
4、您对中国当今诗坛现状满意么?
我满意。诗坛不是我亲自缔造的,诗坛也不是我选举产生的,诗坛不因为几个诗人而存在,我只能对自己不满意,无权对诗坛不满意。
5、您是否关注近年来有关诗的论争,您是否关注“知识分子写作”、“民间写作”、“个人写作”、“反讽意识”、“互文性写作”等等“新新词语”的出现,您对它们的评价如何?
我热衷于作品的优异而不问英雄出处。但是我相信民间写作与知识分子之争是一场真正的严肃的争论,事实上,这也是一场在每个自觉的诗人内心深处必然爆发的争论。这场争论的伟大意义,随着时光的流逝显现,但争论的结果却无世俗意义上的胜利可言。
6、您工作之余以什么方式消遣?您有什么业余爱好?水平如何?
我总是忙的不可开交,通常有8件事要做,而我的时间只够做6件。在忙忙碌碌、狼狈不堪的时光中,夏尔是唯一能让我停下来的人,满怀着爱意和歉意。所以说,陪儿子对我而言既是义务也是身心愉悦的消遣。我做爸爸的水平如何,等夏尔长大以后评价吧!
7、您的朋友多么?他们一般是从事什么职业的,他们理解您的诗么?您的家人读您的诗么?
做朋友的前提是志同道合,所以我的朋友也像我的同事或同志,我在他们身上辨认自己,他们的存在描绘了我的轮廓。朱文讲30以后就不交朋友了,要让老友像酒一样发酵。这话我同意,这几年我已不再有主动交友的内心渴望,不愿意为交一个朋友付出努力了。不过,若干年以后也许会认识到,今天认识的人里面也有去留无意的真朋友。
我诗歌以外的朋友和我的家人,并不是很了解我的诗,这首先是因为我不用诗歌去侵扰他们。我甚至希望他们不关心我的诗才好。只要谈到了诗,在他们面前,与在诗友面前不同,我总是要多谦卑就有多谦卑,能多快转移话题就多快转移话题。
8、您怎么看中国百年新诗?
中国百年新诗,喝彩声最响的时期和影响最大的时期,并不是写的最好的时期。我尊重中国百年新诗的艰难坎坷,敬重他的道义、德兴,甚至也理解他的屈辱、尴尬,但我无法高估他的艺术成就,也包括二三十年代的成就。在我看来,现代汉语诗歌到了朦胧诗才真正具备了独立的品格,而第三代、新世代全加上,也都只意味着开始。
9、您对物质享受的最高梦想是什么?
我小时候梦想能吃上肉,刚工作时梦想有一条合适的裤子穿,梦想我的眼镜不压鼻梁。因为没有钱,我厌恶逛商店。后来这一切不成问题了,但这不仅仅是因为有了一点钱。我已了解物质享受是怎么一回事,我知道我真正想要的是什么,现在,我要说,对于物质享受,我没有任何梦想。
10、您最满意自己的那首诗?请告诉我们您认为它好在那里?
我对自己的诗,通常是完成后看都不想看一眼,写出来就是一种压迫。只有在别人夸的时候,我才心花怒放,被人夸的多一些的,也就是入选本次数多一些的,包括《种猪走在乡间路上》、《卖塑料花的农夫》、《李红的吻》、《天鹅湖》、《九三年》等十几首,但我更多想的是,一切过去了,我必须面对下一张白纸。
11、您认为当代中国诗坛能够出现诗歌大师么?
不是能不能的问题,是已经出现了。对这个事实的确认,使我享受到一种智力上和判断上先知般的快感。而大师就是这么一个东西,他只在承认者的心中建立殿堂,他不是牛耳旁的琴声。
12、一种观点认为:生活在谎言的掩饰下开始了真实的变革,市场偶像已经取代了别的一切,诗的声音会越来越弱,您是否认同这种观点,您如何调整自己的创作心态?
我仍然坚持这样的观点:诗坛够寂寞的了,但是寂寞的还不够。我至今怀念90年代初我默默无闻孤独而又充实的创作生涯。所以,不论在市场上诗的整体声音怎样,对一个诗人而言,他自个的作品永远有一个更强或更弱的问题,这就是一切,没什么可调整的心态。
13、您认为好诗有没有标准?什么标准?
好诗是一种气质,一个存在。好诗的标准在每一首有待作者写出的好诗中,也在每一次读者心灵对诗歌作品的发现中。判断一首好诗像发现一座金矿一样难,也像判断一个美女一样容易。
14、您喜欢音乐么?您对其他艺术形式感兴趣么?
我喜欢音乐,但我经常觉得音乐吵人。
15、您最讨厌什么样的诗人?为什么?
应该说,我现在很少有讨厌人的心态,我似乎总是善于理解他人,如果说讨厌的话,我讨厌什么样的人,就讨厌什么样的诗人。我不对诗人另眼相看。
我承认,我没有历尽沧桑
宋小贤
在1984年上大学以前,我没有接触过现代诗歌,对它简直连一点概念都没有。入学不久,我就买了几本书,大约是《雪莱诗集》、《普希金诗选》之类。我模模糊糊地开始对诗歌感兴趣,大约是受了同宿舍的朱枫的影响,而且我感觉到,诗集的版式一般都比较好看,字又少,读起来方便些。
来自上海的朱枫在中学时期就开始写诗,在大学一年级,他以《北京印象》等一批诗作迅速窜红,成为北师大最出色的校园诗人。我对此人倍感惊奇,反复研读他的作品,又因为近水楼台,我可以观察他写作的过程。我看见他在纸上涂涂抹抹,然后念念有词,然后大功告成,可我是一只丑小鸭,为自己根本无法动笔而苦恼。
后来我读到了顾城舒婷等人的作品,都记不起有什么印象,我只对傅天琳热乎了一阵子。
1987年,中文84级搬了一次宿舍,从此,我和朱枫跟85级的徐江侯马住到了一起。我和徐江马上就因为对肖邦的热爱而打成了一片。那时,我只是玩玩吉他,靠这玩意打发难熬的空闲时光。
我知道85级有一帮写作的狂热分子,伊沙徐江侯马等人经常带着一大帮喽罗在校园里巡游,开展各种文学活动,这我是知道的,但84级是一个零散的集体,搞写作的有几个,但是都各自为政。我没有加入“太阳风诗社”或“五四文学社”或后来的“感悟诗派”中的任何一个团体,因为我没有写东西,我过得很散漫。
大约从1988年起,徐江就开始劝我:“晓贤还是写一点东西吧?”
我也觉得自己早就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但是却一直苦于不得其门而入。正如徐江所言,在写作上,我肯定是一个笨伯,我学东西非常慢,我对自己深为不满。整个大学期间,我都试图说点儿什么,但似乎总是无话可说,我根本找不到我想要的那种感觉。这也许就是失语症吧。我手中的吉他进一步封住了我的嘴巴。
89年毕业前,我谈了一次恋爱,但是仓皇的撤退终于使一切都变得不可收拾。失恋加上失业似乎要促使我尽快摆脱蒙昧状态。在此前的几年,我总是象个无忧无虑的傻小子一样。我从来没有想过将来自己能够干点儿什么,这一下子差点把我彻底整垮。
我想我的写作就是从情歌开始的。失恋使我元气大伤,但却使我有了感情。可见在这之前,我是一个多么没心没肺的人。
89年7月,徐江分配到了广东,我则开始在北京的小酒吧打工。他给落难的我写了一封信,他责怪我道:“难道我还算不上是你的朋友吗?”这是我们建立毕业后联系的开始,他的话使我深受感动。我不知道他为什么要拉我做朋友,我又不写诗,又没有工作,以前的老乡一听说我没有分配工作,马上就跟我断绝了来往。而徐江却在这个时候跑来认我做了朋友。
半年后,徐江也从三水回到北京,他呆不惯那个生产健力宝的地方。但他带回来一批优秀的诗作,我读完了他的软皮本,并且至今对他那一丝不苟的写作态度记忆犹新。他的字很丑,往好里说,有点象雪泥上的鸿爪印,但是极其工整,文字极富感染力。
当时我们跟写诗的桑克、海童、冰马和写小说的刘勇、杨忠住在一起等待再分配。我们在一起几乎住了整整一年,我们在那里打工,聊诗,谈恋爱。在那种热烈的氛围中,一个人如果不写点儿什么,就会让人觉得不大正常。在那里,我们跟侯马、余心焦、张楚以及北大的一些诗人保持着较密切的联系。
小小的诗歌朗诵会是经常有的,有一次,老刘宣布对徐江的诗歌感兴趣,而对桑克和西渡的作品评价为“好象存心想说点儿什么”。又有一次同题诗比赛,冰马得了第一名。在这种时候,我都只是做了听众。
跟他们不同,我写了一些散文诗,后来在人民大学打印出来,编成了一本小册子,取名为《练习曲》,徐江挑了一些在《葵》第二期上发表了出来,那已经是1992年,我刚刚到了广东,我的写作渐渐转向了诗歌。在这个没有亲人没有朋友的地方,我开始专心读书写作。在我决定南下之前,我的女友对我恨铁不成钢的批评给我很大的触动,她说:这么大了,还不知道自己该干些什么,音乐简直就是你的麻醉剂!对写作你还仅仅是个爱好者!
听了这话,我无地自容,心里开始暗暗使劲。
92年,在南方,在热带雨后的寂寞中,我写下了《我病了……》、《苦孩子》、《天上家庭的日常生活》、《我的三味书屋》和《棉被上的阳光》等练习之作,后来寄给了杨克,他选了四首在《作品》杂志上发表了,还来信说喜欢我诗中的抒情性。这对我的鼓舞很大。
不只是抒情,从脸像上看,我还是一个愤怒的青年,下面这首为人称道的短诗也写于这一年:
无题
天灾和人祸总是在比赛
看谁将赢得祖国的未来
在写作上,我讲究一个“真”字,说真话,抒真情,做真人,心里有什么就写什么。我追求通俗易懂的诗风,也许与自己生在农村有关,我读不懂那一类高深的诗歌。还有我的说话习惯是这样:总是喜欢边说话边打手势,骨子里就是怕别人听不懂,这种天性反映在作品中,那就是通俗吧。我仔细研读过帕斯捷尔纳克、塞弗尔特、希梅内斯等人的作品,我发现他们都是非常朴素的,他们的成就使我信心倍增。
我喜欢民歌,歌词的真挚、直接和节奏感对我有很大的诱惑力。有一些诗我就是想弄成歌的样子。比如《马兰》、《谣曲》、《桔梗谣》等等,我还给后两首谱了曲,我认为唱起来相当不错。
“那一年的冬天/雪也曾这样的下/我一个人/在茫茫的原野上走/陪伴我的/还有一只小猎狗……”
詹姆斯乔伊斯的小说《死者》的末尾也被我用吉他弹唱过,我喜欢那种晕晕乎乎不知所以的感觉,所以,从本质上说,我只能是一个抒情诗人。
读特郎斯特罗姆有感
于坚
“突然,漫游者在此遇上年迈
高大的橡树――像一头石化的
长着巨角的麋鹿,面对九月的大海
那墨绿的城堡
北方的风暴。正是楸树的果子
成熟的季节。在黑暗中醒着
能听见橡树上空的星宿
在厩中跺脚”
托马斯·特郎斯特罗姆 《风暴》
李笠译《特郎斯特罗姆诗全集》
与其说这是一个瑞典诗人的作品,不如说它更像一位当代中国诗人的作品。或者说更像我们时代诗人们想象中的那种“诗意的”“纯粹的”而又“洋气十足”在现代主义的旗号下神气活现的东西。然而不幸的是,这首杰作确实不是当代中国诗歌。而且在某些方面,当中国当代诗歌已经给人“就是这类东西”的印象,我们还是很难发现可以和这首诗歌已经达到的水准相当的作品。
就在我出生的那年,1954年,以此诗为首的17首诗在瑞典发表,轰动西方诗坛。杰出的诗人终于在瑞典语中出现了,用这种语言写诗的历史不过几百年左右。对于瑞典人来说,托马斯·特郎斯特罗姆的出现,犹如在汉语中出现了唐诗。也是的,诗人作为诗人的时代,战争、革命、分裂都已经结束,现代化已经完工。他既没有艾略特那样对现代化的焦虑,对“荒原”的恐惧,也没有艾伦·金斯伯格那样对资产阶级人间乐园的愤怒,他把目光转向了自然和他热爱的人生。一本介绍瑞典的小册子写道:在瑞典,人类文明仍然是大自然中的客人,酷爱大自然、敬重大自然,在瑞典现代社会中依然有强大的推动力,而且和信奉国教差不多。上班时间努力工作,忠于职守和自我约束,休息时完全放开、自由自在和享受生活。(见瑞典和瑞典人)瑞典人的世界是一个自然在很大程度上被保留着的世界,人们普遍有着某种“天人合一”式的世界观,在这里诗人与日常生活、福利制度是和解的,衣食无忧,诗人与世界的关系正象盛唐帝国时代的诗人,是审美的、感激的、诗意的,入世而又飘逸的。这使他的诗歌具有一种非时代性,来自对世界的基本事物和生活世界(只有当现时代的意识形态对于诗人不是一种窒息令人的空气,诗人才可能正常地感受到基本的事物和生活世界)的感恩戴德而不是反抗,纯诗,诗人梦想中的诗,是读者经验中的以为应该如此的诗。而这些诗译成汉语似乎也比艾略特、艾伦·金斯伯格们更是“诗的”。作为诗人,他也是一帆风顺,23岁发表17首诗之后,即在瑞典诗坛取得了不朽者的地位。他不反抗什么,他只是以想象力呈现了一个伊甸园式的世界。
作为汉语诗歌的现代主义,许多诗人内在的标准以其说是愤怒、荒诞、不高雅的、世俗的现代主义,不如说是庞德、托马斯们的具有古典东方色彩的唯美的现代主义,而且是李贺那样的超现实主义。北岛就深受托马斯的影响,他是最早翻译托马斯的作品的译者之一。托马斯影响了当代许多汉语诗人,许多诗人的理想,就是要成为诗人中的诗人,而且是诗意的诗人。对于唐诗,诗人们都知道,我们早已不是同一个在场,它被诗人们视为古董。但以另一种语言尤其是在西方语言中出现的类似唐诗(在一个歌舞升平的古代世界,也是古代东方“现代”化的高峰――中创造的诗歌)的幽灵,诗人们却作为现代主义来接受。其实在托马斯看来,唐诗恰恰是现代主义的经典。就象日本的浮世绘在印象派画家的眼中那样。(西方世界在二十世纪对东方文化的感应,其实不是灵感忽至,而是有着其生活世界的感受的,某种“盛世”的感受弥漫在西方许多二十世纪后期的诗人的作品中。无非有的是盛世危言,有些是盛世感言罢。)托马斯可能复苏了汉语诗人们对“诗意”的记忆,但问题是,他们与托马斯有着同样的在场么?托马斯是在二十世纪的瑞典而不是在唐朝写下这些诗歌的。
托马斯进入诗坛之所以比较容易,是因为他恰好满足了福利社会读者对所谓“诗意的”期待,这种诗意作为一种知识早已通过教育使读者刻骨铭心,这种诗意也渗透在福利世界的生活中。托马斯的诗歌再次通过当代语言使这种诗意在现时代中复活,与爱伦·金斯伯格不同,后者不仅要创造现时代的诗歌语言,而且要创造一种新的“诗意”,这种诗意与资产阶级福利社会教养中的诗意如此格格不入,以致金斯伯格为此被送上了法庭。
中国模仿者的困境是,他们既没有唐代世界的在场,又没有瑞典世界的在场。他们位于中国二十世纪多灾多难的历史中。他们可能拒绝看到着一点,但这一历史遗产就象宿命一样,使诗人们的在场在本质上与托马斯养尊处优的生活没有丝毫共同之处。他们成为诗人中的诗人的梦想并没有基本的东西来支持――与生活和自然的真正关系(这种关系是在诗人相信天长地久的状态中建立的,而不是思想解放的产物。)于是诗歌成为诗人仅仅是为了诗人一角的风度、成功和自我戏剧化的鹤立鸡群的表演的道具,以托马斯的方式来表演,那是最容易进入诗意世界的了。但在托马斯的诗歌中,那是存在,是北欧充裕的物质世界和自由精神王国中,人们对自然和人生的刻骨铭心的亲和所产生的想象力、以及无忧无虑因此在精神松弛的状态下对自然人生的深刻感受。就象歌德时代一样,诗人对于国王、大公、贵族、传统和日常生活等等,并没有阶级的意识,更没有愤怒和革命造反的情结,一切就象昔日李白应召进入皇宫一样自然。
托马斯说,他的诗歌放弃雄辩。这讲的真是象我们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学习到的那种知识,中国古代诗歌的一个普遍特点就是它们的不雄辩。通过精练的、点到为止的意象、蒙太奇式的组合,传达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意境是古典诗歌的强项。最典型的例子莫如马致远的“枯腾、老树、昏鸦”。托马斯的现代性似乎只是这种组合的更细节化的展开。在“不雄辩上”它依然不如古代汉语诗歌精练,但它比较精确。对于汉语来说,托马斯是传统,对西方来说,他却是先锋派。在托马斯诗歌中,世界更多的还是语言奇妙组合的魅力,“放弃雄辩”对于他是被意识到的诗歌技术,而不象李白们的诗歌中,“不雄辩”是自在的,是不言自明者。在诗歌中,语言已经退隐,存在的魅力使读者完全忘记了语言。
隐喻、深度意象,在托马斯的诗歌中是对存在的直觉,是物质生活和精神世界的无忧无虑者对自然和日常生活的直觉,沉思,他的感受是本源的,与他的生活世界和对世界的态度息息相关,他想象世界,但不是空想世界,他的想象力的美是有具体的“象”作为基础的。在他的那些不可理喻的非逻辑的语言中,我感受到真正的魔力,那些语词不是技术的积木而是精神的容器。他这种诗歌离开了本源很容易成为技术,因为“不可知”的状态,要么令读者就象面对自然一样那样感受到“不可知”,要么就是一个江湖骗子在玩“复杂诗艺”的把戏。托马斯是真正的诗人,他是不可模仿的,所有的模仿者,在托马斯的原版面前,只是赝品,只是可怜的技术。
支撑托马斯诗歌的东西不是语感而是智性,这种智性可以分析出来,例如,把抽象的词具体化,拟人化、戏剧化,或者反过来,把具体的事物与抽象的语词联系起来。并抛弃它们之间世俗的“雄辩”,以直觉来把握它们的组合。“盾徽一般 爪子紧抓住旅行”“玫瑰抓着遁逝的光芒”“壁炉旁的火柴 从立正倒塌为稍息”“邮票那飞翔的地毯 地址那颠簸的字母 加上我封好的真理 飞越过海洋”。如果不是因为诗人有着真正的直觉,并在组合中呈现出整体的暗中呼应,那么这样的诗只是语词的小聪明。“羚羊挂角,无迹可求”,对于能够用原文直接阅读唐诗的读者来说,托马斯的诗歌还是太雄辩,痕迹太多。“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直接就是口语,没有任何诗语的痕迹,但比诗语更是“诗的”。“雄辩”乃是西方诗歌的宿命,这种宿命是植根在拉丁语言的字母中的,任何从这里越狱的企图,都不可避免地会留下技术上的痕迹。但对于一个在希腊罗马这种文化传统中教养出来的诗人来说,能够“放弃雄辩”,已经足够他成为一个另类,一个先锋派了。
托马斯的诗歌太属于“诗意”,一方面他是西方世界期待中的现代主义的“东方式诗意”(应该说,托马斯确实受到东方诗歌的影响,甚至他的诗歌有些就直接模仿徘句的形式),另一方面,他又是中国诗人梦想的诗意的“现代主义”。西方对于中国文化的理解,在经典的意义上,它是古代。并且是一个所谓"先锋派的古代",毕加索之于黑人艺术,印象派之于浮世绘。当年,庞德在一个按语里介绍中国古典诗歌崇拜者和东方艺术研究者欧内斯特.费诺罗萨时曾经自豪地说此人在日本曾经"恢复或至少帮助恢复了对本国(日本)艺术的尊敬",这也就是“先锋派的东方诗歌”。而在现实和当代的意义上它则是政治和制度的而不是审美的。在国际诗歌中,汉语当代诗歌从来没有过直接的“当代性”。而他们读托马斯的东西的时候,当然意识到它们直接就是“当下的”而不是古典的。某种期待中的中国纯诗,其实往往被理解为要么必然是托马斯式(帮助恢复对他们想象中的古典诗歌的尊敬),或者当然的,如果它不是纯诗的话,它必然只是一种嚎叫。为什么中国的托马斯模仿者不象托马斯那样,直接把东方作为一种经典来接受,这样不是比绕道托马斯更方便么,他们就生活在“原文”旁边?因为这样的话,就不是“走向世界”了,而是回归传统了。回归传统有什么不好,如果那是一个伟大的诗歌传统的话?托马斯先生天真地问。他不知道,这只是一个诗歌策略,如果没有了“现代主义”的印记,那么“走向世界”在国际诗坛成功也就没有可能,诗人们将丧失写作的全部信心。在1966的革命之后,传统如果不经过西方、先锋的包装的话,诗人们是不会轻易向它臣服的,甚至,那是有损尊严的。一些梦想在“地位”上走向国际的诗人早已聪明地意识到这一点,托马斯其实只是一个成功的符号。在这种走向国际的策略中,诗歌中的托马斯被遮蔽起来。托马斯不再是一种诗歌的“当下”存在,而是一个类似耐克鞋上的钩子那样的一个符号。抽空了托马斯式的来自瑞典生活的基本存在,他的“象”,他的本来就在“世界中”,并不是为了“走向东方”——这种写作就成为仅仅是为了“走向世界”的“语言空转”,“接轨”技术。
同样,在这种对托马斯式诗歌的仿写中,真正的中国世界的存在、中国当代诗歌中真正的现代主义,它的“当代诗歌”也被遮蔽起来。中国世界的诗歌似乎没有它的当代性——那种既不是所谓“超以象外”的“纯诗”,也不是愤怒嚎叫的当代——从基本的世界体会的当代,没有它自己的“象”,没有它的生活常态,没有它的日常的基本的话语方式,更没有它的诗歌标准和经典性。它要么是歇斯底里的“非诗”的嚎叫,要么是从纸上泊来的东方式的纯诗,它的经典意义与当下中国诗歌毫无关系,它只是在托马斯式的写作中才成为当代经典。而对于托马斯来说,诗歌既不是嚎叫,也不是走向世界的纯诗。他那么写,是由于他有一个那样的他深为热爱的“经典”的当下,他就在他的瑞典世界中,他的全部灵感来自对世界的基本状态的感受,他从来不是一个古典诗人,而是当代诗人。
我想,托马斯先生恐怕从没有象中国汉语诗人那样对“翻译体”那么敏感,“翻译体”对于某种语言中的诗歌意味着什么,它是独立于那种语言的另外的一个标准么?如果托马斯的诗歌的被接受不是由于在汉语中被接受,它的“好”不是汉语的“好”,难道他是某种在汉语中的二流东西,而在“翻译体”里面却是一流的东西么?
歌德说,法国大革命是他的遗产。我这一代人的历史遗产是什么,是文革,是改天换地的革命导致的毁灭着自然和传统生活世界的“风暴”。我相信我这一代诗人自有我们的当代性,与托马斯先生得以感受到他那种“风暴”的当代性完全不同,但我的“风暴”在激发产生伟大的经典的灵感这一点上,并不逊于托马斯的“风暴”。对于我这种用现代汉语写作的诗人来说,我以为汉语现代诗歌的特征恰恰不是精炼,而是雄辩。这是我们陌生的传统,在不雄辩,以暗示和隐喻擅长的高度精练的古典诗歌中,世界的另一些感受,幽默感、机智、叙述的力量、语言的亲和力都很少能够呈现。一句顶一万句的时代过去了,我的工作是开辟汉语诗歌的另一种可能,雄辩,但是不留痕迹,一句就是一句。
托马斯·特郎斯特罗姆是当代的,所以我有幸在昆明春天的一个黄昏见到了托马斯,活人,对昆明好奇着。这老诗人已经中风,说话不清楚。他的相貌看上去有些狡黠,象一个通灵的巫师。他的话需要他的夫人用英语转述,再译成汉语,那是他的话么?老诗人已经半身不遂,走起路来,就象是他的诗歌在晚年获得了肉体,缓慢、重量、小心地迈着步、别踩得太重了,别碰坏了这世界完美中的什么。可惜他不再写诗了,只能在中文版的《诗歌全集》上签名,写得非常缓慢,象是牵着一条蠕动着的蚯蚓。我看见他从轮椅中站起来拄着金属支架行走的时候,总是低着头,认真地看着地面,似乎正在象一只蚂蚁致敬。
2001年4月3日星期二在春城
诗歌的70后与我
沈浩波
不止一位资深诗人对诗歌界的“70后”这一说法表示过明显的不屑,这种不屑当然有其充分的理由,因为这种年代划分的肤浅实在是一望而知的,而且先锋诗歌界人士素来有看不上“写小说的”的“光荣传统”,如今看到年轻一辈的诗人们竟毫无创造力地袭用写小说的几个“丫头片子”的商业性标签,当然感到痛心疾首。
年轻的诗人们未尝不知道这一称谓的“肤浅”和骨子里“庸俗”,但他们却一如既往地使用和炒作着这个概念,并最终使“70后”真正成了一个断代的诗歌概念,朦胧诗、第三代、新世代、70后,中国先锋诗歌的辈分划分因此而秩序井然。这是一个功利的选择,是一代诗人在功利选择下的合谋。诗坛如江湖,没有名分何来席位?一代人长大了,有一天发现自己的嗓子已经变粗了,他们需要一个借口扯出自己的义旗,再在这面旗帜之下找到自己的蹲位。
包括我自己在内,没有任何一个70后诗人试图过对这一概念的笼罩进行拒绝,其中的佼佼者们大都在这一两年中牢牢地占据了靠前的蹲位,他们知道,一代人的旌旗过后,剩下的名字总是寥寥无几,他们希望自己的名字能像当年第三代的于坚、韩东、李亚伟、杨黎、周伦佑、何小竹、丁当、孟浪、王寅、柏桦、翟永明们一样,为后辈们所传诵。江湖儿女江湖老,哪一代人不在梦想着属于自己荣光?所以他们不会拒绝这个涵盖10年的代际划分,这是他们成为一代人中的英雄的唯一机会,而另一些稍微平庸的诗人则更为热衷地炒做着这一概念,浑水摸鱼或者把自己的名字偷偷塞入其中是他们唯一的动机。
毫无疑问,我本人是“70后”这一概念的重要收益人之一,从我初学写诗开始,“70后”与我便结下了不解之缘,甚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70后”这一概念的历史在很大程度上是随着我本人成长的历史行进的。也可以说,我和“70后”互相利用了一把!
一、1998,《朋友们》与《外遇》
我与“70后”第一次间接的遭遇,是1998年创办民刊《朋友们》,与“70后”的第一次直接遭遇,是在《外遇》诗报的“70后诗歌大展”上发表诗歌。
1998年,我还在北京师范大学读书的时候,作为一个刚刚了解了中国诗歌在民间发展经历的诗歌青年,很想学着那些传说中的诗歌人物一样,搞出一本将来也能够成为“传说”的民刊。《朋友们》这个名字其实是受《他们》这个名字的影响而来的。现在看来,这个暧昧的名字本身就注定了它不可能成为像《他们》、《非非》那样的刊物,这是一本没有鲜明倾向性的同仁杂志,它的早夭也是注定了的。但《朋友们》的意义在于,这是当时很少有的仅仅以同一年龄段的诗人为主体的同仁刊物,虽然我们当时没有意识到“70后”这个概念,但事实上,我们拉起了一个“70后”的群体,并且几乎是最重要的群体之一。当时另外还有几个“70后”的群体,一是学院派的《偏移》诗群,一是深圳的《外遇》诗群。前者作为“知识分子”体系的“法定”继承人,在当时“知识分子”和“学院派”写作一统天下的情况下,有着天然的优势。后者本来也可以形成一股重要的诗歌力量,因为他们诗歌中的南方都市体验和对现实生活的介入已经成为一种特点甚至可以说是有着有着天然的生活经历的资源优势,可惜的是由于成员的芜杂和想法的杂乱,他们并没有在这条路上走下去。《外遇》诗报的夭折也使这一群体很快分崩离析。当时的《外遇》诸诗人中,只有谢湘南后来脱颖而出,而他所依恃的正是对南方都市现实的介入。与它们相比,《朋友们》的同仁在诗学倾向上的不统一是一望而之的,既有接近学院写作的颜峻、高小涛和亢霖等人,也有接近于口语写作的朵渔、南人、巫昂、沈浩波、杨志、戴华等人。《朋友们》比《偏移》更富有生机,或者说显得更年轻,比《外遇》作品质量更整齐,更大气。
《外遇》要搞“70后”诗歌大展的事情,是当时在京的诗人余怒告诉我的,也是他把《朋友们》同仁的诗歌推荐给《外遇》的。这是我第一次听说诗歌界的“70后”这一概念。当时没有什么其他想法,就是想看看同龄人们都已经写得怎么样了。看到报纸后,我感到十分失望。“70后”们整体水平之低令人惨不忍睹!曾经在那次“大展”中粉墨登场的诗人,后来写出来的也寥寥无几。那一年我用笔名“仇水”发表诗作,尚在学步阶段。
现在看来,《外遇》当年的这个“大展”的水平如此低下,正是中国诗歌在过去的10年中“万马齐喑”的明证,在“知识分子”和学院写作横行的10年,是中国先锋诗歌停滞的10年,其中最大的受害者就是那些生于70年代前期的诗歌爱好者,用朵渔的话说,那是被“吓破了胆”的一代,先被海子的“麦地狂潮”给蹂躏了一把,后被知识分子的“修辞学”和“考据学”给唬弄了一把,就成了那个鸟样子了。值得一提的是,在学院谱系之外仍然有几位70后诗人在1998年就已经形成了自身的特点和较为成熟的风格,他们是谢湘南、吕约、马非和宋烈毅!
二、1999,“盘峰论争”拨云见日
1999年4月,爆发了著名的“盘峰论争”。这场论争横亘了整个1999年。我本人作为《谁在拿90年代开涮》的作者,同时也作为论争中“民间立场”一方的重要参与者,毫无疑问也成了名声上最大的收益者。可以说,我最初是以文章和在这场论争中的表现脱颖而出,并成为“70后”中最知名的诗人的。但毫无疑问,我的成名也给由于作品质量低下而进退维谷的“70后诗歌炒做运动”打了一剂强心针。
大乱之后,必有天才出。但这个天才并不是我,而是来自山东一个小镇的待业青年——盛兴。生于1978年的盛兴在民刊《葵》上发表了一组这个时代的天才之作。盛兴的出现使所谓的“70后”第一次有了自己的天才和出类拔萃的作品。
同样是这一年,一直被人们看好的诗人朵渔也越发显得稳健和老辣。这位生于1973年的诗人成为所有鼓吹“70后”的诗歌报刊的必选诗人。1999年11月,他和我一起作为年轻诗人的代表参加了清算知识分子写作的“龙脉诗会”。在会上,我不肯放过一切出风头的机会,一味摇唇鼓舌。而朵渔被“吓破的胆”显然还没有完全恢复,他的结结巴巴表明了属于他的“美好时光”尚未完全到来。
正是盛兴的出现,朵渔的渐趋成熟和我的强健风头使“70后”这个概念在这一年开始有了意义!
而更深刻的意义是,“盘峰论争”使一代人被“吓破”的胆开始恢复愈合,使一代人的视野立即变得宏阔,使一代人真正开始思考诗歌的一些更为本质的问题,使一代人重新拥有了“逐鹿中原”的江湖气质。中国诗歌新的春天即将到来,“70后”们将以加速度开始成长并“抢班夺权”。可以说,盘峰论争真正成就了“70后”。
三、2000,《下半身》对70后的重新洗牌
2000年1月,广东诗人黄礼孩创办民刊《诗歌与人》,再次推出“70后诗歌大展”。比起1998年来,这次大展水平较为整齐,一些诗人比一年前有了长足的进步,另一些刚刚崭露头角的诗人也开始表现出了不凡的实力。这次大展中学院派诗人在成熟度上的优势荡然无存,口语的勃勃生机使他们黯然失色。但老问题依然存在,这仍然是一个即兴的过于芜杂的名单,一些好诗人不在其中,而一些类似于文学青年的诗人倒占了很大一部分。
2000年5月,《1999中国新诗年鉴》出版,在以推荐新人为目标的第一卷中,除了头条诗人宋小贤是出生于60年代后期大器晚成的“新秀”外,从第2位开始,依次是吕约、沈浩波、李红旗、朵渔、巫昂、盛兴、李建春、颜峻等8位70后。这使70后的整体轮廓初步清晰起来,同时,这些年轻诗人的不同于以往的诗歌特质也开始人们的关注,谢有顺在评论他们的作品时用了“诗歌在前进”这句后来引起很大争议的断语。
与此同时,民间的“70后诗歌炒做运动”声势越发浩大,广东、西安、北京、安徽和四川都有人要编辑出版《70后诗选》,每一个编辑动机后面都有一份长长诗人名单,所有出生在1970年之后的诗人都削尖了脑袋要进入这些名单,这种缺乏标准的混乱使其中的很多选本看上去都更像一个笑话。其中广东诗人符马活和余丛编辑的“《诗文本》70后大展”非常具有代表性,这个凡“70后”来稿一概不拒的选本虽然热闹,印刷也算精美,但其中的垃圾比比皆是,好诗微乎其微,好诗人埋在其中,如同珍珠混淆于米粒,几乎难以分辨!如果“70后”就是这么一个水准,那可真够丢人败兴的。
2000年7月推出的《下半身》杂志没有强化“70后”这一概念,用我当时的说法是“志不在此”。因为我们当时想面对的是整个诗坛,《下半身》9位同仁的实力以及我们的诗歌特质和主张都使我们依稀看到它的前景。我们不会傻到把自己框死在一个虚妄、狭窄而混乱的“70后”概念中。但由于《下半身》杂志的同仁都出生于1970年以后这样一个事实,我们当时头脑中其实都有一个要抢占“70后”高地的想法。由于这只是我们的创刊动机中的一小部分,所以我的策略是绝口不题“70后”,用诗歌实绩和声势来说话。而朵渔则有些按捺不住,或者他觉得没有必要装孙子,他在文章中明确提出:要给70后重新洗牌。
《下半身》确实可以给混乱的“70后”重新洗牌,在2000年,我和朵渔、南人、巫昂都更为明确了自己的方向,并都写出了自己比较满意的作品,马非和盛兴仍然十分优秀,尹丽川、李红旗和朱剑更是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前两者甚至拥有不少铁竿拥护者,而后者更是被伊沙称为是当年的最佳新人。此后加盟“下半身”的轩辕轼轲、阿斐、李师江同样引人注目,尤其是轩辕轼轲,以其粗犷而富有智性的诗歌在互联网上一夜成名。正是由于这些优秀诗人的汇聚,而且他们在这一年的写作都很成功,以及“下半身”这一“招牌”的冲击性。使得《下半身》杂志的创刊成为这一年先锋诗界最大的事件,并使“下半身”成为诗人们最经常提及的一词。毫无疑问,《下半身》也在事实上重整了诗歌的“70后”。这并不是什么阴谋或争斗,事实上,《下半身》的创刊,才真正预示着“70后”诗人们真正成为中国先锋诗歌的中流砥柱。
四、2000—2001,网络的成全与消解
《下半身》的一举成名,离不开各诗歌网络站点的兴起,《下半身》就是从“诗江湖”和“诗生活”引发了不啻地震般的强烈震撼并从这两处将其影响辐射出去的。2000——2001年,大约近20种诗歌站点或论坛纷纷开通。其中最负盛名的莫过于“诗江湖”和“诗生活”,2001年新出现的“唐”和“橡皮”也同样显示了很强的势头。这四个站点,成为众多诗歌站点中的“四大名旦”。几乎所有的知名诗人都在这几个站点发表诗作或言论,中国先锋诗歌的现场已经转移到网上了。
网络的出现对诗歌带来了很多方面的影响,一些纯粹从网上写出来的诗人开始获得人们的注意,他们大都是一些年轻人,也就是说——70后。网络为“70后”“贡献”出了一大批不错的诗人,除了上文提及的一些诗人也都常年在线之外,像竖、冷面狗屎、晶晶白骨精等都已经成为“70后”中最富实力的诗人。网络对“70后”的成全是显而易见的,在网上,由于反馈和交流的迅疾,年轻的诗人都以加速度成长着。在网上你可以看到,这一代的诗人们确实羽翼已丰,他们写着这个时代最为优秀的诗歌。
但同时,这也从另一个方面消解着“70后”存在的意义。尤其是像“诗江湖”这样的网站,几乎变成了一个“新兵培训站”。相当一批年轻而出色的好诗人从网络走出,比如恶鸟、花枪、中指、小引、、拉家渡、欧亚、封原、篱笆、张稀稀、墓草、李傻傻……这个名单可以列得很长。他们写诗的年头虽然短暂,但他们的诗作却比大多数在各种“70后”选本中混得脸熟的诗人要强得多。他们的出现,不但消解了那些传统的“70后”选本的存在意义,更使“70后”不再构成一种挑战者的角色。试想,现在正是“70后”们写作的盛年,如果这个时代的诗歌写作者大部分都出生于这个念头,那这种炒做还有什么意义?在网上,那些已经用他们肥大的屁股抢占了“70后”阵营那些靠前的蹲位的诗人们都已经在一夜之间变成了“老诗人”,更年轻的新出现的诗人们正试图对这些老“70后”进行冲击,甚至像阿斐、封原、李傻傻这样的出生于80年代的诗人都已经成型——“70后”的炒做还有什么意义?
网络成全了“70后”的抢班夺权,也最终在2001年,将“70后”这一概念消解得差不多了。
五、几句题外话
虽然“70后”炒做的实际意义已经不那么大,该占据的蹲位都已经被那些“先出名的”给霸占了。但出于各种想法的驱使,各种“70后”的选本还在继续。但这些选本是否真正是为诗歌负责,或者是否真正是为“70后”负责令我生疑。首先,那些从网络上写出来的优秀诗人如竖、晶晶白骨精、冷面狗屎、乌青等受到了显而易见的忽视,是他们的诗歌真的被人们忽视了,还是那些编选者们觉得这些诗人“可以”被忽视,因此“可以”不占据他们那个充满人情世故和策略的名单?其次,一个即将编竣的据说不错的选本,在选稿之初就确立了“下半身”同仁只选3-4人,这和此前西安的一次编选规则十分相似,他们的理由是——你们总不能都入选吧?我想问,为什么不能,他们的诗歌难道不显然比你们的很多内定的作者高出很多吗?他们的诗歌难道不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宝贵的财富吗?作为一个写作者,我为编选者能发表我自己的诗作而高兴,但作为一个读者和批评者,我为这些选本竟然可以将盛兴、尹丽川、马非、南人、李红旗、朱剑这样杰出的诗人拒之门外而愤怒!我认为这样的选本是伪善的没有实际意义的。你可以不选他们,那为什么会选我?是因为你们真的有那么喜欢我的诗,还是因为你们觉得我“不可以”不选,而他们“可以”!